搜索
首页 《木兰花慢·二分春到柳》 灯前恍疑梦醒,好依然、只著旧渔蓑。

灯前恍疑梦醒,好依然、只著旧渔蓑。

意思:灯前恍疑梦中醒来,喜欢依恋、只著旧渔蓑衣。

出自作者[宋]张炎的《木兰花慢·二分春到柳》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情感。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赏析这首诗: 1. 诗的主题和背景: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旅途的回顾和反思。背景是作者在西湖边漫步,回忆起过去的岁月,感叹年华不再。 2. 诗的韵律和节奏:这首诗的节奏舒缓而深沉,通过押韵和句式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感人的氛围。 3. 诗句赏析: * “二分春到柳,青未了,欲婆娑。”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柳树,青翠的柳条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里通过柳树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的赞美。 * “甚书剑飘零,身犹是客,岁月频过。”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漂泊生涯的感慨,书剑代表了文人的才情和武人的武艺,而飘零则表达了人生的坎坷和无奈。岁月频过,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 “西湖故园在否,怕东风、今日落梅多。”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西湖故园代表了作者过去的家园和回忆,而落梅则代表了春日的凋零和时光的流逝。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荏苒、物是人非的感慨。 * “抱瑟空行古道,盟鸥顿冷清波。”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古道上抱瑟独行的形象,而盟鸥则代表了过去的友人。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友人的怀念和对孤独的感慨。 * “知麽。老子狂歌。心未歇,鬓先斑。”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执着和追求,即使年岁已高,依然保持着狂放的性格和追求。 * “驱车万里,风雪关河。”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远行的感慨和担忧。万里关河代表了旅途的艰辛和遥远,而风雪则代表了旅途中的困难和挑战。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挑战的准备。 * “好依然、只著旧渔蓑。流水桃花渐暖,酒船不去如何。”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旧渔蓑代表了过去的悠闲和自在,而流水桃花则代表了美好的景色和未来的希望。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二分春到柳,青未了,欲婆娑。
甚书剑飘零,身犹是客,岁月频过。
西湖故园在否,怕东风、今日落梅多。
抱瑟空行古道,盟鸥顿冷清波。
知麽。
老子狂歌。
心未歇,鬓先斑。
叹敝却貂裘,驱车万里,风雪关河。
灯前恍疑梦醒,好依然、只著旧渔蓑。
流水桃花渐暖,酒船不去如何。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张炎(1248-约1320),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祖父张濡,父张枢,皆能词善音律。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

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

关键词解释

  • 依然

    读音:yī rán

    繁体字:依然

    短语:还 一如既往 仍 依然故我 依然如故 反之亦然 照例 照样

    英语:still

    意思:
     1.依旧。
      ▶《

  • 恍疑

    读音:huǎng yí

    繁体字:恍疑

    意思:犹仿佛。
      ▶《西游记》第二八回:“三四紫巍巍的髭髯,恍疑是那荔枝排芽。”
      ▶《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孩抱何缘亲见帝?恍疑鬼使与神差。”
      ▶《瓯北诗话》卷十

  • 渔蓑

    引用解释

    亦作“ 渔簔 ”。 渔人的蓑衣。 宋 苏轼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诗之一:“青山来水槛,白雨满渔蓑。” 明 文徵明 《江天暮雪》诗:“寧知风浪高,但道渔蓑好。” 明 杨慎 《十二月廿三日高峣大雪》诗之二:“佳句渔簑怜 郑谷 ,中庭鹤氅立 王恭 。” 清 孙枝蔚 《式庐诗为石仲昭明府访方尔止处士而作》:“甲第云中连白日,渔簑雪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