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子夜歌·三更月》 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意思:陇头流水,替代人呜咽。

出自作者[宋]贺铸的《子夜歌·三更月》

全文赏析

这首词以描写闺中少妇春夜怀人的情景为主,词情凄婉。 上片一、二句写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故曰“中庭恰照梨花雪”。但这并非单纯写景,而是情景交融,是在描写闺中人的凄清心境。下面“梨花雪”三字,承上片“三更月”而来,写一夜未眠的少妇,望着庭院中的梨花,有如看到丈夫的满头白发,故下三句即景生情,情思哀婉:梨花既然像雪样洁白,便不禁使人联想到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所说的花亦因悲伤而溅泪,这“梨花雪”是不胜凄断的。少妇由此触景生情,不禁发出深沉悲叹:“杜鹃啼血!”一夜未眠,只听得杜鹃啼血的悲鸣,又看到如雪的梨花,更加深少妇内心的悲苦之情。 下片四句写少妇思念丈夫而又无法与他会面的惆怅。“王孙何许音尘绝”是说所思念的人为何音信杳然。这里所用的“王孙”一词,借指游子。“柔桑陌上吞声别”,未言别而先言吞声,意在表现幽怨与眷恋之情。“吞声”两字尽诉少妇柔肠。“陇头流水,替人呜咽”,作者借物抒情,用呜咽的陇头流水来衬托少妇深切的悲思。 全词情景交融,风格婉丽。作者巧妙地利用象征手法和暗示手法,表现了少妇思念丈夫的愁苦情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更月。
中庭恰照梨花雪。
梨花雪。
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王孙何许音尘绝。
柔桑陌上吞声别。
吞声别。
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关键词解释

  • 替人

    读音:tì rén

    繁体字:替人

    意思:接替的人。
      ▶唐·王梵志《用钱索新妇》诗:“替人既到来,条录相分付。”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推让》:“准例,替人五月五日以前到者得职田。”
      ▶清·黄景仁《

  • 呜咽

    读音:wū yè

    繁体字:嗚咽

    短语:作 响 鸣

    英语:sob

    意思:(呜咽,呜咽)

     1.低声哭泣。亦指悲泣声。
      ▶汉·蔡琰《悲愤》诗之一:“

  • 流水

    读音:liú shuǐ

    繁体字:流水

    短语:湍流 溜 湍

    英语:running water

    意思:
     1.流动的水;活水。
      ▶《诗•小雅•沔水》:“沔彼流

  • 陇头

    读音:lǒng tóu

    繁体字:隴頭

    意思:(陇头,陇头)

     1.陇山。借指边塞。
      ▶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宋·苏轼《行香子》词:“别来相忆,知有何人?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