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曲江感秋二首》
夜听竹枝愁,秋看滟堆没。
夜听竹枝愁,秋看滟堆没。
意思:
晚上听竹枝愁,秋看艳堆淹没。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曲江感秋二首》
全文赏析
【注释】:
原序:元和二年、三年、四年,予每岁有《曲江感秋》诗,凡三篇,编在第七集卷。是时予为左拾遗、翰林学士。无何,贬江州司马、忠州刺史。前年,迁主客郎中、知制诰。未周岁,授中书舍人。今游曲江,又值秋日,风物不改,人事屡变。况予中否后遇,昔壮今衰,慨然感怀,复有此作。噫!人生多故,不知明年秋又何许也?时二年七月十日云耳。
相关句子
幽怨竹枝春。
--
出自《巫山一段云 朝云峰》作者:[元]赵孟*
梅影瘦,竹枝弯。
--
出自《鹧鸪天 冬》作者:[元]长筌子
江畔谁人唱《竹枝》?
--
出自《竹枝词·《竹枝》苦怨怨何人》作者:[唐]白居易
谁唱竹枝声缭绕。
--
出自《苏幕遮 春晓》作者:[宋]张玉娘
《竹枝》苦怨怨何人?
--
出自《竹枝词·《竹枝》苦怨怨何人》作者:[唐]白居易
恰似竹枝哀怨处,潇湘。
--
出自《南乡子 驿夫夜唱孤雁,隔舫听之,令人凄然》作者:[元]张翥
恰似竹枝哀怨处,潇湘。
--
出自《南乡子 驿夫夜唱孤雁,隔舫听之,令人凄然》作者:[元]张翥
夜听春雨。
--
出自《点绛唇·一雪蹉跎》作者:[宋]刘辰翁
夜听横石波。
--
出自《和王丞诗》作者:[南北朝]鲍照
夜听飞琼吹朔管。
--
出自《觱篥歌》作者:[唐]温庭筠
更一夜听风听雨。
--
出自《清波引·江涛如许》作者:[宋]张炎
所思何处在,残夜听鸣鸡。
--
出自《冬夜奉怀从兄汝和时在江西》作者:[唐]潘纬
夜听猿不睡,秋思客先知。
--
出自《宿玉泉寺》作者:[唐]周朴
客愁秋更剧,一望一神昏。
--
出自《再用前韵四首》作者:[宋]郭印
天涯已自愁秋极,和须更闻虫语。
--
出自《齐天乐 蟋蟀用姜白石原韵》作者:[近代]王国维
幽愁秋气上青枫,凉夜波间吟古龙。
--
出自《湘妃》作者:[唐]李贺
老去情怀谁与谋,坏壁无蛩更愁秋。
--
出自《过陕州赠苏仪掾仲滋》作者:[宋]晁说之
虫益旅愁秋已半,烛欹吟影夜初分。
--
出自《赠别谢秀才》作者:[明]浦源
枫叶卷愁秋去早,溪声翻笑夜归迟。
--
出自《夜步水西》作者:[宋]华岳
贫病偏愁秋欲雨,异乡白尽遂良须。
--
出自《九日与客登凤凰山酌涌金泉泛舟西归》作者:[宋]李洪
诗句原文
元和二年秋,我年三十七。
长庆二年秋,我年五十一。
中间十四年,六年居谴黜。
穷通与荣悴,委运随外物。
遂师庐山远,重吊湘江屈。
夜听竹枝愁,秋看滟堆没。
近辞巴郡印,又秉纶闱笔。
晚遇何足言,白发映朱绂。
销沉昔意气,改换旧容质。
独有曲江秋,风烟如往日。
疏芜南岸草,萧飒西风树。
秋到未几时,蝉声又无数。
莎平绿茸合,莲落青房露。
今日临望时,往年感秋处。
池中水依旧,城上山如故。
独我鬓间毛,昔黑今垂素。
荣名与壮齿,相避如朝暮。
时命始欲来,年颜已先去。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竹枝
读音:
zhú zhī
繁体字:
竹枝
意思:
1.竹子的小枝。
▶唐·杜甫《示从孙济》诗:“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唐·刘沧《题古寺》诗:“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
竹枝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