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鸡不与众鸡同,曾逐旌阳上碧空。
意思:木鸡不与鸡一起,曾把旌旗阳上天空。
出自作者[宋]赵汝绩的《鸡冠花》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木鸡不与众鸡同》,从题目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在赞美一种与众不同的存在——木鸡。
首先,诗人通过“木鸡不与众鸡同”这句诗,表达了木鸡的独特之处。它没有像其他鸡那样在田野中四处觅食,而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一只静止不动的木雕鸡。这种与众不同的行为,体现了木鸡的特立独行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接着,“曾逐旌阳上碧空”这句诗,诗人描绘了木鸡曾经飞上天空的壮丽场景。这不仅表现了木鸡的非凡能力,也暗示了它具有超越常人的品质。
“学得仙家餐玉法”这句诗,诗人暗示木鸡已经学会了仙家的餐玉法门,这可能象征着木鸡已经领悟了某种超越世俗智慧的境界。
最后,“至今木血不能红”这句诗,诗人以一种幽默和讽刺的口吻,描绘了木鸡的血色至今仍然像木头一样,无法变红。这可能象征着木鸡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纯洁和清净,不受世俗的污染。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木鸡的形象,赞美了其特立独行、坚韧不拔、超越世俗的精神品质。同时,诗人也通过幽默和讽刺的笔触,表达了对那些追逐名利、追求世俗成功的人的讽刺和批评。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智慧,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