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东禅长老梦偈》 伐木丁丁斧下鸣,隔溪便应谷中声。

伐木丁丁斧下鸣,隔溪便应谷中声。

意思:伐木丁丁冬冬斧下响,隔溪就应谷中的声音。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东禅长老梦偈》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伐木场景,通过对声音和光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通过对伐木、溪流、微风等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意境。 首句“伐木丁丁斧下鸣”以斧砍木的声音作为切入点,生动地展现了伐木的场景。这种声音在空旷的森林中回荡,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次句“隔溪便应谷中声”进一步描绘了声音的传递,隔着溪流,伐木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这里运用了声音的象征,表现了自然的空旷和宁静。 第三句“不因蘋末微风起”转折,引入了微风的元素。蘋末微风起,使得溪面上的浮影摇曳生姿。这里的描绘细腻入微,给人一种宁静而生动的感觉。 最后一句“漂影溪光本自明”收束全诗,漂影和溪光相互映照,展现了自然的美景。这里的“本自明”表达了自然的本色和美好,同时也暗喻了人心的明净和纯真。 整首诗通过对声音、光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宁静和美好。同时,通过伐木的场景,也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伐木丁丁斧下鸣,隔溪便应谷中声。
不因蘋末微风起,漂影溪光本自明。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丁丁

    读音:dīng dīng

    繁体字:丁丁

    英语:deuce-ace

    意思:I

     1.壮健貌。
       ▶唐·白居易《画雕赞》诗:“鸷鸟之英,黑鵰丁丁;钩缀八爪,剑插六翎。”

  • 伐木

    读音:fá mù

    繁体字:伐木

    英语:lumbering

    意思:
     1.砍伐木材。
      ▶《国语•晋语一》:“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唐·杜甫《题张氏隐居》诗:“春山无伴独

  • 中声

    读音:zhōng shēng

    繁体字:中聲

    意思:(中声,中声)

     1.中和之声。
      ▶《左传•昭公元年》:“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故有五节,迟速本末以相及,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