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游曲》 郁金罗带苏合香,琵琶自度相思曲。

郁金罗带苏合香,琵琶自度相思曲。

意思:郁金罗带苏合香,琵琶自然度相思曲。

出自作者[宋]陈允平的《春游曲》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长安城中二月的繁华景象,以及人们欢度踏青的场景,同时也刻画了一位年轻女子的相思之情。 首句“长安二月东风里,千红陌上香尘起”,描绘了长安城中二月的景象,东风轻拂,百花盛开,路上香气四溢。这句诗为全诗定下了欢快明朗的基调。 “都人欢呼去踏青,马如游龙车如水”,描述了人们欢度踏青的场景,人们欢呼着去郊外踏青,马匹和车辆如龙似水,川流不息。这句诗生动地展现了人们欢度节日的热闹场景。 “两两三三争买花,青楼酒旗三百家”,描绘了长安城中的花市和酒肆,人们争相购买花朵,三百家的酒楼上飘扬着酒旗。这句诗展现了长安城的繁荣景象。 “长安酒贵人未醉,岸头芳草日半斜”,描绘了人们在长安城中饮酒作乐,但尚未尽兴,太阳已经西斜。这句诗暗示了人们欢乐的时光短暂。 “谁家女子娇似玉,约莫青春十五六”,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约莫十五六岁,如同美玉一般娇美。 “郁金罗带苏合香,琵琶自度相思曲”,接着描绘了女子的装扮和弹奏琵琶的情景,她用郁金香和苏合香装扮自己,自弹琵琶,唱出相思曲。 “相思曲,声断续,断续回文不堪读。回文断续有续时,离肠寸无续期”,最后描绘了女子相思之情的深切和难以排遣,她的琵琶曲声断续,如同她的离愁别绪一般难以排遣。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长安城中二月的繁华景象和人们欢度踏青的场景,同时也刻画了一位年轻女子的相思之情。诗中既有对长安城繁华景象的描绘,也有对人们欢乐时光的感叹,更有对女子相思之情的刻画。整首诗情感深沉,笔触细腻,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长安二月东风里,千红陌上香尘起。
都人欢呼去踏青,马如游龙车如水。
两两三三争买花,青楼酒旗三百家。
长安酒贵人未醉,岸头芳草日半斜。
谁家女子娇似玉,约莫青春十五六。
郁金罗带苏合香,琵琶自度相思曲。
相思曲,声断续,断续回文不堪读。
回文断续有续时,离肠寸无续期。

关键词解释

  • 苏合

    读音:sū hé

    繁体字:蘇合

    意思:(苏合,苏合)
    即苏合香。
      ▶《太平御览》卷九八二引晋·郭义恭《广志》:“苏合出大秦,或云苏合国。人採之,筌(笮)其汁以为香膏,卖滓与贾客。或云合诸香草,煎为苏合,非自然一种也

  • 苏合香

    引用解释

    1.金缕梅科乔木。原产 小亚细亚 。树脂称“苏合香”,可提制苏合香油,用作香精中的定香剂;亦可杀虫,治疥癣;中医学上用为通窍、开郁、辟秽、理气药。 晋 傅玄 《拟四愁诗》之三:“佳人赠我苏合香,何以要之翠鸳鸯。” 唐 李白 《捣衣篇》:“横垂宝幄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聪明纤小之作,庸夫俗子每以为

  • 相思曲

    引用解释

    古乐府曲名。《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懊侬歌》 郭茂倩 题解引 南朝 陈 智匠 《古今乐录》:“《懊儂歌》者, 晋 石崇 、 緑珠 所作,惟《丝布涩难缝》一曲而已,后皆 隆安 初民间讹謡之曲。 宋少帝 更製新歌三十六曲, 齐太祖 常谓之《中朝曲》, 梁 天监 十一年, 武帝 敕 法云 改为《相思曲》。” 南朝 梁 王僧孺 《春思》:“復

  • 郁金

    引用解释

    1.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科。叶片长圆形,夏季开花,穗状花序圆柱形,白色。有块茎及纺锤状肉质块根,黄色,有香气。中医以块根入药,古人亦用作香料,泡制郁鬯,或浸水作染料。《艺文类聚》卷八一引 晋 左芬 《郁金颂》:“伊此奇草,名曰鬱金。越自殊域,厥珍来寻。芬香酷烈,悦目欣心。”《新唐书·西域传下·箇失蜜》:“﹝ 箇失蜜 ﹞出大珠、鬱金、龙种

  • 罗带

    读音:luó dài

    繁体字:羅帶

    意思:(罗带,罗带)

     1.丝织的衣带。
      ▶隋·李德林《夏日》诗:“微风动罗带,薄汗染红粧。”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四九:“姊妹隔花催送客,尚拈罗带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