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都遇前嘉鱼刘令,言游闽岭,作此与之》 洪厓坛上长岑寂,孺子亭前自别离。

洪厓坛上长岑寂,孺子亭前自别离。

意思:洪包坛上长寂寞,小孩子亭前面从分离。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南都遇前嘉鱼刘令,言游闽岭,作此与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一种深情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韶石和武夷两地的游历经历,以及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我持使节经韶石,君作闲游过武夷。”描绘了作者在韶石的使节经历和友人在武夷的闲游。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方面是作者严肃而庄重的使节身份,另一方面是友人的闲适和自在,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诗的意境更加丰富和深邃。 颔联“两地山光成独赏,隔年乡思暗相知。”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韶石和武夷两地的山光水色的欣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种思念之情虽然隐藏在心底,但是它却是如此强烈,如此深沉。 颈联“洪厓坛上长岑寂,孺子亭前自别离。”这两句诗描绘了韶石和武夷两地的风景名胜,同时也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分别之情。洪厓坛和孺子亭都是两地的著名景点,但是因为分别的原因,作者只能在坛上看着亭前别离的场景,心中充满了寂寥和无奈。 尾联“珍重分岐一杯酒,强加餐饭数吟诗。”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珍重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他希望通过吟诗来缓解思念之情,增加生活的乐趣。这两句诗充满了深情厚意,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关怀和祝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韶石和武夷两地的游历经历,以及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非常值得品读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持使节经韶石,君作闲游过武夷。
两地山光成独赏,隔年乡思暗相知。
洪厓坛上长岑寂,孺子亭前自别离。
珍重分岐一杯酒,强加餐饭数吟诗。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岑寂

    读音:cén jì

    繁体字:岑寂

    英语:quiet and still; lonely

    意思:
     1.高而静。亦泛指寂静。
      ▶《文选•鲍照<舞鹤赋>》:“去帝乡之岑寂,归人寰之喧卑。”

  • 孺子

    读音:rú zǐ

    繁体字:孺子

    英语:child

    意思:
     1.幼儿,儿童。
      ▶《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憷惕恻隐之心。”
      ▶宋·苏轼《教战守策》:“

  • 洪厓

    读音:hóng yá

    繁体字:洪厓

    解释:1.见\"洪崖\"。

    造句:

  • 子亭

    读音:zǐ tíng

    繁体字:子亭

    意思:小亭。
      ▶唐·李庾《西都赋》:“建子亭于屏外,设兰锜于庑下。”
      ▶《新唐书•柳公权传》:“尝夜召对子亭,烛穷而语未尽,宫人以蜡液濡纸继之。”
      ▶清·方以智《

  • 别离

    读音:bié lí

    繁体字:別離

    短语:分开 别离 解手 诀别

    英语:leave

    意思:(别离,别离)
    离别。
      ▶《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