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雨后月中玉堂闲坐》 银台直北金銮外,暑雨初晴皓月中。

银台直北金銮外,暑雨初晴皓月中。

意思:银台直北金銮殿外,夏雨刚晴皓月中。

出自作者[唐]韩偓的《雨后月中玉堂闲坐》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宁静、清凉的夜晚,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银台直北金銮外”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银台、金銮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而“直北”则暗示了诗人此时此刻的位置,远离了喧嚣和尘嚣。这句诗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即一个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内心宁静的场景。 “暑雨初晴皓月中”描绘了天气变化,雨后初晴,皓月当空,营造出一种清新、明亮的氛围。 “唯对松篁听刻漏”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独自面对松树和竹子的场景,听着刻漏的声音,这不仅是一种环境的描绘,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内心的平静。 “绿香熨齿冰盘果,清冷侵肌水殿风。”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品尝冰镇水果的场景,以及感受到水殿清风拂面的感觉,进一步增强了环境的清凉和宁静。 “夜久忽闻铃索动,玉堂西畔响丁东。”最后两句描绘了夜晚的场景,随着时间的推移,突然听到了铃索的声音,这可能是宫中报时的信号,而“玉堂西畔”则暗示了诗人所在的地点。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也暗示了诗人的身份和地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的追求。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权力和地位的淡泊,以及对自然和清凉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银台直北金銮外,暑雨初晴皓月中。
唯对松篁听刻漏,更无尘土翳虚空。
绿香熨齿冰盘果,清冷侵肌水殿风。
夜久忽闻铃索动,玉堂西畔响丁东。
作者介绍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关键词解释

  • 银台

    读音:yín tái

    繁体字:銀檯

    解释:1.传说中王母所居处。 2.见\"银台门\"。 3.见\"银台司\"。 4.银质或银色的烛台。

    详细释义:1.本为宫门名。唐?李肇?翰林志:『

  • 皓月

    引用解释

    犹明月。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情紆軫其何託,愬皓月而长歌。” 唐 李白 《友人会宿》诗:“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 宋 柳永 《倾杯乐》词:“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恰微雨初阴,早皓月穿窗,使行云易飞。” 巴金 《灭亡》第二十章:“一轮明镜似的皓月慢慢地向上面移动。”

  • 金銮

    读音:jīn luán

    繁体字:金鑾

    意思:(金銮,金銮)

     1.帝王车马的装饰物。金属铸成鸾鸟形,口中含铃,因指代帝王车驾。
      ▶前蜀·毛文锡《柳含烟》词:“昨日金銮巡上苑,风亚舞腰纤软。”
     <

  • 直北

    引用解释

    正北。《史记·封禅书》:“ 汉文帝 出 长安门 若见五人於道北,遂因其直北立 五帝坛 ,祠以五牢具。” 唐 杜甫 《小寒食舟中作》诗:“云白山青万餘里,愁看直北是 长安 。” 宋 苏庠 《菩萨蛮·宜兴作》词:“荒坡垂斗柄,直北乡山近。”

    读音:zhí běi

  • 月中

    读音:yuè zhōng

    繁体字:月中

    英语:ides

    意思:
     1.月亮里。亦指月宫。
      ▶唐·骆宾王《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黄庭内景经•高奔》“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