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季弟韵二十首》 耕富春山能重汉,隐王官谷未忘唐。

耕富春山能重汉,隐王官谷未忘唐。

意思:在富春山能重汉,隐王官谷没有忘记唐。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和季弟韵二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狂放不羁”。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了他对自由、独立和理想的追求。 首联“天海凭高两杳茫,岂无容地着吾狂”,诗人通过描绘天海的广阔无垠,表达了自己追求自由和理想的决心。他表示,尽管前路茫茫,但他相信总会有一个地方接纳他的狂放不羁。 颔联“俗人不惯呼聱叟,明主何曾罪寝郎”,诗人自比为历史上的“聱叟”,表明自己不被世俗所理解,但并不因此而改变自己的追求。同时,他也对明君的期待表示了自己的忠诚和理想。 颈联“耕富春山能重汉,隐王官谷未忘唐”,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耕种山林、隐居谷中的生活的向往。他表示自己并未忘记过去的理想和追求,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 尾联“自嫌老病疏溪墅,只靠邻僧守竹房”,诗人自嘲年老体弱,无法亲自管理园林,只能依靠邻僧的照顾。这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自嘲,但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独立和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无奈和自嘲。诗人的狂放不羁和坚韧不屈的精神,令人敬佩。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海凭高两杳茫,岂无容地着吾狂。
俗人不惯呼聱叟,明主何曾罪寝郎。
耕富春山能重汉,隐王官谷未忘唐。
自嫌老病疏溪墅,只靠邻僧守竹房。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富春

    读音:fù chūn

    繁体字:富春

    意思:
     1.指富春山或富春江。泛指古富春地区。
      ▶唐·韩翃《送王少府归杭州》诗:“归舟一路转青苹,更欲随潮向富春。”
      ▶唐·王维《送李判官赴江东》诗:“树色分扬子,

  • 王官

    引用解释

    1.王朝的官员。《左传·成公十一年》:“若治其故,则王官之邑也。” 唐 杜甫 《王命》诗:“深怀喻 蜀 意,慟哭望王官。” 宋 梅尧臣 《司徒陈公挽词》:“王官多不喜,天子以为忠。”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朝廷常收其俊伟,以补王官之缺。”

    2.指藩王府里的属官。《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五年》:“初,考功郎中 姚坦

  • 春山

    读音:chūn shān

    繁体字:春山

    英语:Chun-shan Mountain

    意思:
     1.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
      ▶唐·王维《鸟鸣涧》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