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兴(六首)》 散地幸容高枕卧,清朝岂乏济川才。

散地幸容高枕卧,清朝岂乏济川才。

意思:散地到容高床,清朝难道缺乏济川才能。

出自作者[明]杨慎的《春兴(六首)》

全文赏析

《昆明初日五华台》是一首描绘昆明初日美景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对时局的看法。 首句“草长莺啼花乱开”生动描绘了昆明初日五华台的景象,草长莺啼,百花盛开,生机勃勃,宛如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他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 “探禹穴游今已遂”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探索历史、了解历史的兴趣和追求,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向往。他希望像大禹一样,通过探索历史来寻求治国的良策。 “吊湘累赋未须哀”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屈原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感慨。他不需要过度哀伤,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道路要走。 “巢云独鹤时时下,傍水群鸥日日来”两句,诗人以鹤、鸥比喻自己的高洁和淡泊名利,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自然的向往。 最后,“散地幸容高枕卧,清朝岂乏济川才”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时局的看法。他认为自己虽然处于散地,但能够安心睡觉,因为朝廷中并不缺乏能够拯救国家的人才。这既是对自己的自信,也是对时局的清醒认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昆明初日美景和表达诗人的心境和对时局的看法,展现了诗人的高洁品质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和命运的独特见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昆明初日五华台,草长莺啼花乱开。
探禹穴游今已遂,吊湘累赋未须哀。
巢云独鹤时时下,傍水群鸥日日来。
散地幸容高枕卧,清朝岂乏济川才。
¤
作者介绍 徐渭简介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

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

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他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关键词解释

  • 济川

    读音:jì chuān

    繁体字:濟川

    意思:(济川,济川)
    犹渡河。语出《书•说命上》:“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臺德。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后多以“济川”比喻辅佐帝王。
     

  • 高枕

    读音:gāo zhěn

    繁体字:高枕

    英语:high pillow

    意思:
     1.枕着高枕头。谓无忧无虑。
      ▶《战国策•齐策四》:“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唐·韩愈

  • 清朝

    读音:qīng cháo

    繁体字:清朝

    英语:Qing dynasty

    意思:I
    清晨。
       ▶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七八:“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岗。”
       ▶宋·苏辙《僧伽

  • 散地

    读音:sàn dì

    繁体字:散地

    意思:I
    兵家谓诸侯在自己领地内作战,其士卒在危急时容易逃亡离散,故名。
       ▶《孙子•九地》:“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
       ▶李筌注:“卒恃土,怀妻子,急则散,是为散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