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郊晓行》 寒郊桑柘稀,秋色晓依依。

寒郊桑柘稀,秋色晓依依。

意思:寒郊祭桑树稀,秋色晓依依。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秋郊晓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寒郊桑柘稀,秋色晓依依》是一首描绘乡村秋日景象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首联“寒郊桑柘稀,秋色晓依依”描绘了寒冷的郊野,桑树柘树稀疏,秋色清晨依旧清晰可见的景象。这一句通过视觉描写,展现出秋天的荒凉和寂静,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宁静的美感。 颔联“野烧侵河断,山鸦向日飞”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野外景象。野火烧毁了一部分河岸,山鸦在太阳下向日飞翔,这一句通过火烧和鸟类的活动,表现出秋日的生机和活力。 颈联“行歌采樵去,荷锸刈田归”描述了诗人自己和乡亲们一起采樵、刈田的场景。他们边走边唱,欢声笑语,满载而归。这一句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场景,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之情。 尾联“秫酒家家熟,相邀白竹扉”描绘了乡村人家酿造秫酒、相互邀请的场景。家家户户酿出的秫酒已经熟了,乡亲们相互邀请,一起打开白竹扉,享受美好的乡村生活。这一句通过味觉和听觉的描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秋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以及对乡村生活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面貌和美好之处。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寒郊桑柘稀,秋色晓依依。
野烧侵河断,山鸦向日飞。
行歌采樵去,荷锸刈田归。
秫酒家家熟,相邀白竹扉。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秋色

    读音:qiū sè

    繁体字:秋色

    英语:autumn scenery

    意思:
     1.秋日的景色、气象。
      ▶北周·庾信《周骠骑大将军柴烈李夫人墓志铭》:“秋色悽怆,松声断绝,百年几何,归

  • 依依

    读音:yī yī

    繁体字:依依

    短语:招展 回荡 高扬 飞扬 飘 袅袅 飘荡 飘忽 飘动 飘摇 飘扬 飘洒 飞舞

    英语:reluctant to leave

    意思

  • 寒郊

    读音:hán jiāo

    繁体字:寒郊

    意思:
     1.冷落寂静的郊野;寒天的郊野。
      ▶南朝·梁·江淹《望荆山》诗:“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
      ▶唐·沈佺期《扈从出长安应制》诗:“是节严阴始,寒郊散野蓬。

  • 桑柘

    引用解释

    1.桑木与柘木。《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无伐桑柘,鸣鳩拂其羽,戴胜降於桑。”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而先植桑柘已成,蚕丝之利,甲於东南,迄今尤盛。” 元 张养浩 《寨儿令·绰然亭独坐》曲:“杨柳风微,苗稼云齐,桑柘翠烟迷。” 清 周亮工 《樵川城中》诗:“林边桑柘好,何地认烽烟。”

    2.指农桑之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