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效阮公咏怀(十四首)》 昔闻黄灵乐,乃在洞庭傍。

昔闻黄灵乐,乃在洞庭傍。

意思:从前听说黄灵乐,于是在洞庭湖旁。

出自作者[明]薛蕙的《效阮公咏怀(十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昔闻黄灵乐,乃在洞庭傍。一奏鱼愁入,再奏鸟悲翔。大声岂不妙,细物焉能当。独有双玄鹤,延颈遥相望》是一首对黄灵鼓乐的赞美诗。黄灵,又称黄鸟,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以其优美的歌声和神秘的力量而闻名。诗中描绘了黄灵鼓乐的巨大声响对鱼鸟的影响,以及它对弱小生命的蔑视和独特的美。 首句“昔闻黄灵乐,乃在洞庭傍。”诗人以一种悠远的语气开始,他曾听说黄灵的音乐是一种乐章,而它就在洞庭湖畔。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洞庭湖的地理环境,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富有诗意的场景。 “一奏鱼愁入,再奏鸟悲翔。”诗人用生动的描绘,将黄灵的音乐与鱼鸟的反应联系起来。一奏时鱼儿感到忧愁,再奏时鸟儿悲伤地飞翔。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表达了黄灵音乐的力量和影响力。 “大声岂不妙,细物焉能当。”诗人对黄灵的音乐发出赞叹,它的声音宏大,自然界的微小生物怎能抵挡得了?这里,诗人以一种自豪和敬畏的情感表达了对黄灵音乐的赞美。 “独有双玄鹤,延颈遥相望。”最后两句描绘了只有两只黑鹤伸长了脖子远远地望着,这一描绘为诗歌增添了一种神秘而优雅的氛围。黑鹤被认为是神鸟,它们的出现象征着黄灵音乐的神奇力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黄灵音乐的神奇和力量。诗人通过对鱼鸟的反应、对微小生物的蔑视以及对黑鹤的描绘,展现了黄灵音乐的无与伦比的美和影响力。这首诗是一首富有诗意和哲理的佳作,它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美丽。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闻黄灵乐,乃在洞庭傍。
一奏鱼愁入,再奏鸟悲翔。
大声岂不妙,细物焉能当。
独有双玄鹤,延颈遥相望。

关键词解释

  • 黄灵

    读音:huáng líng

    繁体字:黃靈

    意思:(黄灵,黄灵)

     1.指黄帝。
      ▶《文选•张衡<思玄赋>》:“黄灵詹而访命兮,摎天道其焉如。”旧注:“黄灵,黄帝也。”
      ▶宋·范仲淹《明堂赋》:

  • 洞庭

    读音:dòng tíng

    繁体字:洞庭

    英语:Dongting Lake

    意思:
     1.广阔的庭院。
      ▶《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
      ▶成玄英疏:“洞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