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持斧一章》 )持斧持斧,无剪我松柏兮。

)持斧持斧,无剪我松柏兮。

意思:)拿着斧头拿着斧头,没有剪我松柏啊。

出自作者[唐]顾况的《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持斧一章》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松柏被砍伐的场景,表达了孝子对松柏的怜惜之情。 首先,诗中描述了持斧砍松柏的场景,通过“持斧持斧”的反复出现,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紧张而急迫的气氛。同时,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砍伐松柏的过程比作“启戎士也”,生动地描绘出砍伐的艰辛和艰难。 接着,诗人通过“戎士伐松柏为蒸薪”这一句,将砍伐松柏的目的揭示出来,即为了获取木材用于生火做饭。这种揭示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明确,同时也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然后,诗人通过“孝子徘徊而作是诗”这一句,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表达了对松柏的怜惜之情。这种情感的抒发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最后,“持斧持斧,无剪我松柏兮。”这句诗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诗人通过重复“持斧持斧”这一句,表达了对砍伐者的强烈谴责和不满。这种情感的抒发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激昂和强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描绘了砍伐松柏的场景,表达了孝子对松柏的怜惜之情,同时也对砍伐者进行了谴责和不满。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持斧,启戎士也。
戎士伐松柏为蒸薪。
孝子徘徊而作是诗。
)持斧持斧,无剪我松柏兮。
作者介绍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关键词解释

  • 持斧

    读音:chí fǔ

    繁体字:持斧

    意思:《汉书•王訢传》:“武帝末,军旅数发,郡国盗贼群起,绣衣御史暴胜之使持斧逐捕盗贼,以军兴从事,诛二千石以下。”后以“持斧”指执法或皇帝派出的御史等执法之官。
      ▶唐·沈亚之《上家官书》

  • 松柏

    读音:sōng bǎi

    繁体字:鬆柏

    英语:pine and cypress

    意思:松树和柏树。两树皆长青不凋,为志操坚贞的象徵。
      ▶《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