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村触眼惟茅屋,榆柳萧疏起暮烟。
                        
                         
                            
意思:荒村触眼只有茅草屋,榆树、柳树萧疏起黑烟。
 
                        
                        
                        
                        出自作者[明]刘基的《有感(七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旅途中的孤寂和荒村的萧瑟。
首句“鸿雁来时月满天”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鸿雁南飞,满月当空。通过“月满天”可以感受到诗人此时正处于夜晚。这也引出了诗人孤独的旅途生活,与鸿雁的迁徙形成了对比,表现了诗人的孤寂之感。
次句“客途僮仆自相怜”中,“客途”二字表明了诗人正在旅途中,“僮仆自相怜”则表现了诗人与仆人相互怜惜,进一步突显了诗人的孤独。
第三句“荒村触眼惟茅屋”描绘了诗人眼前的荒村景象,满眼都是简陋的茅屋。这里的“荒村”和“茅屋”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村庄的破败和荒凉。
结句“榆柳萧疏起暮烟”进一步描绘了荒村的景色,榆树和柳树稀疏,傍晚的烟雾升起。这里的“萧疏”二字形象地表现了树木的凋零和稀疏,“暮烟”则展现了傍晚的荒凉气氛。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鸿雁、满月、荒村、茅屋、榆柳和暮烟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旅途的孤独和荒村的萧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