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周伯玉下第》 炎凉忽焉殊,裘葛代相藉。

炎凉忽焉殊,裘葛代相藉。

意思:天气凉忽然的不同,裘葛代相辅相成。

出自作者[宋]王令的《赠周伯玉下第》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辞官归乡后的内心独白,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首联“京尘漠无聊,客书闻报罢”,作者在京城中感到无聊,听到消息说官职被罢免,不禁感到惊讶和无奈。这一联通过描绘作者在京城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的渴望。 颔联“拔身众人後,载水千里下”,作者决定离开人群,像河水一样远离喧嚣,寻找自己的归宿。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颈联“微装困无余,归马剧连跨”,作者形容自己像疲惫的旅人一样,需要休息和恢复体力。但是,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决定,继续前行。这一联表达了作者的坚定和勇气。 尾联“悲乐于俗异,使我喜失诧”,作者认为自己的快乐和悲伤与世俗不同,这是他独特的个性。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人生的理解,这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京尘漠无聊,客书闻报罢。
拔身众人後,载水千里下。
微装困无余,归马剧连跨。
邈无失时叹,抗举与俗谢。
但言废文学,从今益休暇。
诗书得穷搜,朋友可邀迓。
如解万里骏,脱去衔轭驾。
虽时念亲贫,叹息忽自诧。
已如婴儿啼,心在声不嗄。
悲乐于俗异,使我喜失诧。
吾闻百年生,暂就天地舍。
中间有逢遇,穷达何足讶。
譬之适时运,寒暑变冬夏。
炎凉忽焉殊,裘葛代相藉。
於身亦何预,时与外物借。
尝闻庄生言,中不怛外化。

作者介绍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关键词解释

  • 炎凉

    读音:yán liáng

    繁体字:炎涼

    英语:hot and cold; change in temperature

    意思:(炎凉,炎凉)

     1.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滍水》:“地势不殊

  • 忽焉

    读音:hū yān

    繁体字:忽焉

    意思:快速貌。
      ▶《左传•庄公十一年》:“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
      ▶汉·孔融《论盛孝章书》:“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 相藉

    读音:xiāng jí

    繁体字:相藉

    意思:I
    互相藉物。
       ▶《墨子•号令》:“客、主人无得与言及相藉。”
    II
    互相枕藉;互相践踏。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唿嘘毒疠,往往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