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国子监暮归》 杖屦清晨往,缣襄薄暮归。

杖屦清晨往,缣襄薄暮归。

意思:用鞋子清晨去,缣襄傍晚回家。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国子监暮归》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出门,薄暮归来的闲官的生活状态,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一幅清冷、寂静的生活画卷。 首句“杖屦清晨往”,以“杖屦”二字描绘出诗人的年迈之态,而“清晨往”则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尽管年岁已高,但仍坚持在清晨时分外出活动。 次句“缣襄薄暮归”,在描绘诗人薄暮归来的同时,也通过“缣襄”二字暗示了诗人的清贫生活。此处体现了诗人安贫乐道的精神风貌,以及对生活的深沉热爱。 末两句“闲官厅事冷,蝴蝶上阶飞”,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进一步渲染出诗人生活的清静与寂寥。闲官的厅堂冷冷清清,蝴蝶在阶上飞舞。这两句诗以蝴蝶飞舞的生动景象反衬出厅堂的冷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外在繁华的淡泊。 整首诗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深深地描绘出了一个闲官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深深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杖屦清晨往,缣襄薄暮归。
闲官厅事冷,蝴蝶上阶飞。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薄暮

    读音:bó mù

    繁体字:薄暮

    短语:暮 夕 垂暮

    英语:twilight

    意思:
     1.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

  • 清晨

    读音:qīng chén

    繁体字:清晨

    英语:early morning

    意思:早晨。指日出前后的一段时间。
      ▶汉·贾谊《新书•官人》:“清晨听治,罢朝而议论。”
      ▶三国·魏·曹植

  • 杖屦

    读音:zhàng jù

    繁体字:杖屨

    意思:(杖屦,杖屦)

     1.手杖与鞋子。古礼,五十岁老人可扶杖;又古人入室鞋必脱于户外,为尊敬长辈,长者可先入室,后脱鞋。
      ▶《礼记•曲礼上》:“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