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菩萨蛮·双针竞引双丝缕》
谁为得巧人。
谁为得巧人。
意思:
谁做得手巧的人。
出自作者[宋]张先的《菩萨蛮·双针竞引双丝缕》
全文创作背景
**《菩萨蛮·双针竞引双丝缕》的创作背景与古代的寒食节有关**。宋代的寒食节有一个风俗,那就是家家用彩色的熟糯米粉制作成丸子,称作“粉团”,供奉神灵祭祖,然后全家分食。这首词描述的正是寒食节家家制作粉团的情景^[1]^。
相关句子
淡妆谁为容,古曲谁为弹。
--
出自《赠陈宗之》作者:[宋]郑斯立
袖中正有南风手,谁为听之谁为传。
--
出自《次韵谢子高读渊明传?此诗为黄庭坚作?》作者:[宋]苏轼
袖中正有南风手,谁为听之谁为传。
--
出自《次韵谢子高读渊明传》作者:[宋]黄庭坚
也莫论高皇、莫论项羽,谁为黄帝,谁为蚩尤。
--
出自《沁园春·唐李太白》作者:[宋]王奕
谁为。
--
出自《喜迁莺·腊残春未》作者:[宋]无名氏
问谁为之?
--
出自《新渠诗》作者:[宋]苏轼
*帘望月,得巧谁家。
--
出自《三奠子 都城七夕》作者:[元]王恽
乞得巧来无用处。
--
出自《蝶恋花·谁送凉蟾消夜暑》作者:[宋]刘镇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
出自《七夕》作者:[唐]祖咏
奸豪得巧便,轻重窃相易。
--
出自《丙戌十月二十三日大雪》作者:[宋]苏辙
眼中人是面前人。
--
出自《句》作者:[宋]杨亿
劝人须要人先醉。
--
出自《渔家傲·西去征鸿东去水》作者:[宋]李石
不须人卷,不须人轴。
--
出自《满江红·一水飞空》作者:[宋]何师心
平生素心人,耿耿人满怀。
--
出自《戏答胡汝能》作者:[宋]洪迈
人心照不见,照见人孤影。
--
出自《秋闺二首》作者:[明]林章
月出人未来,月缺人已去。
--
出自《与苏生话别(三首)》作者:[明]景翩翩
诗句原文
双针竞引双丝缕。
家家尽道迎牛女。
不见渡河时。
空闻乌鹊飞。
西南低片月。
应恐云梳发。
寄语问星津。
谁为得巧人。
作者介绍
张先简介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
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
关键词解释
得巧
读音:
de qiǎo
繁体字:
得巧
意思:
1.谓得其巧妙。
▶唐·韩愈《汴泗交流赠张僕射》诗:“发难得巧意气麤,讙声四合壮士唿。”
2.古时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在月光下以五彩丝缕穿七孔针或
得巧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