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季父习静哀诗四首》 不遣耆英陪讲读,空留章句授生徒。

不遣耆英陪讲读,空留章句授生徒。

意思:不派耆英陪讲读,空留章句传授给学生。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季父习静哀诗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赏析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涪翁》一诗。 首先,诗中提到了易学,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涉及到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哲学思想。诗中描绘了易学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人们纷纷著书立说,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论。然而,在众多的易学研究中,诗人特别强调了邵子先天易学的重要性。 其次,“涪翁旧传七分止,邵子先天一画无”这两句诗中,涪翁指的是黄庭坚,他也是一位易学家。诗人在这里提到黄庭坚的易学理论中,七分止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而邵子则是邵雍,他的先天易学是一大特色。诗人在这里强调了两者之间的区别和不同之处。 然后,“不遣耆英陪讲读,空留章句授生徒”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易学传承的看法。他认为,不应该让耆英(老者)来陪伴讲读,而应该让年轻的学者来传承易学的精髓,留下易学的章句传授给生徒。这体现了诗人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寄语。 最后,“即今黄策方施用,姑可藏山待后儒”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易学研究的看法。他认为,当前黄庭坚的易学理论正在被广泛应用,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他也认为应该将易学理论深藏于心中,等待后世的儒者去发掘和传承。这体现了诗人对易学的敬畏和对后世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易学的传承和发展,表达了诗人对易学的热爱和对后世的寄语。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寄语,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和发扬易学的精髓。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易学纷纷各著书,独于师说着功夫。
涪翁旧传七分止,邵子先天一画无。
不遣耆英陪讲读,空留章句授生徒。
即今黄策方施用,姑可藏山待后儒。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章句

    读音:zhāng jù

    繁体字:章句

    英语:chapter; section; sentence

    意思:
     1.诗文的章节和句子。
      ▶晋·葛洪《抱朴子•钧世》:“简编朽绝,亡失者多,或

  • 不遣

    读音:bù qiǎn

    繁体字:不遣

    意思:
     1.不能消除;不能排遣。
      ▶晋·陆机《豪士赋序》:“而成王不遣嫌吝于怀,宣帝若负芒刺于背,非其然者欤?”
     
     2.不让,不使。
      ▶《太平广

  • 耆英

    读音:qí yīng

    繁体字:耆英

    英语:Qi Ying

    意思:高年硕德者之称。
      ▶唐·司空图《太尉瑯琊王公河中生祠碑》:“宾筵备礼,耆英尽缀于词林;将略求材,剑戟自森于武库。”
      

  • 生徒

    读音:shēng tú

    繁体字:生徒

    意思:
     1.学生;门徒。
      ▶《后汉书•马融传》:“﹝融﹞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
      ▶宋·欧阳修《举留胡瑗管勾太学状》:“然臣等窃见国家自置太学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