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同年潘昌朝》 明年更欲三茅去,拟借新牋道德经。

明年更欲三茅去,拟借新牋道德经。

意思:第二年又想三茅离,拟借新牋道德经。

出自作者[宋]戴表元的《送同年潘昌朝》

全文赏析

这首诗《客路秋深又送迎,狂歌烂饮慰飘零》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通过描绘作者在旅途中的生活和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客路秋深又送迎,狂歌烂饮慰飘零。”诗人通过“又送迎”和“狂歌烂饮”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的生活状态,既有不断的送别和迎接,也有放纵的饮酒和歌唱,以此慰藉自己漂泊的生活。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面貌。 颔联“风前数发茎茎白,马上看山段段青。”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风前的白发和马上的青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化,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颈联“古穴无丹生洞气,高林有鹤避潮腥。”这一联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见闻和感受。诗人看到了古老的洞穴和避潮的鹤,这些景象象征着自然的神秘和生命的坚韧,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尾联“明年更欲三茅去,拟借新牋道德经。”诗人表达了自己明年想要离开旅途,去追寻内心的平静和智慧的愿望。诗人借着新写的《道德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追求,也表明了诗人对道德和智慧的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旅途中的生活和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的坚韧不屈、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对道德和智慧的追求,都让人感到深深的敬佩和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客路秋深又送迎,狂歌烂饮慰飘零。
风前数发茎茎白,马上看山段段青。
古穴无丹生洞气,高林有鹤避潮腥。
明年更欲三茅去,拟借新牋道德经。

关键词解释

  • 道德经

    解释

    道德经 Dàodéjīng

    [ Dao De Jing of Laozi] 书名,即《老子》,我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

    引用解释

    指《老子》。《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关 令

  • 道德

    读音:dào dé

    繁体字:道德

    短语:道义 道

    英语:moral

    意思:
     1.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

  • 明年

    读音:míng nián

    繁体字:明年

    英语:next year

    意思:次年;今年的下一年。
      ▶《左传•僖公十六年》:“明年齐有乱。”
      ▶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乐天一举擢

  • 三茅

    读音:sān máo

    繁体字:三茅

    意思:
     1.古代供祭祀用的三嵴茅草。
      ▶《晋书•礼志上》:“武皇帝亦初平寇乱,意先仪范。其吉礼也,则三茅不翦,日观停瑄。”详“三嵴茅”。
     
     2.指传说中修仙

  • 德经

    读音:dé jīng

    繁体字:德經

    意思:(德经,德经)
    道德的法则,标准。

    解释:1.道德的法则,标准。

    造句:大道流行《道德经》版本(文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