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林亭》 深沈烟色聚,潇洒雨声收。

深沈烟色聚,潇洒雨声收。

意思:深沈烟色聚,潇洒下雨声收。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林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地回林泉好,乘间会胜游》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抒发内心感受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林泉美景的喜爱和对游玩的愉悦体验。 首联“地回林泉好,乘间会胜游”,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林泉美景的赞美和期待。这里的“地回”和“会胜游”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欢快、愉悦的氛围。诗人似乎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欣赏这美丽的景色,感受自然的恩赐。 颔联“深沈烟色聚,潇洒雨声收”,诗人通过描绘深浅不一的烟色和雨后清新的声音,进一步展现了林泉之美的丰富多样。这里的“深沈烟色聚”和“潇洒雨声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颈联“贫过扬雄宅,狂思范蠡舟”,诗人开始抒发内心感受。这里诗人以扬雄和范蠡为比,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扬雄是西汉文学家,曾居住在成都,过着清贫的生活;范蠡则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商人,他泛舟五湖,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曾经也经历过清贫的生活,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寄言赏心友,巾褐此经秋”,诗人以寄语的方式,邀请友人一同来欣赏这美丽的林泉之景。这里的“巾褐此经秋”表达了诗人对林泉美景的喜爱之情,也暗示了诗人愿意在这里度过一个又一个秋天。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抒发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清贫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地回林泉好,乘间会胜游。
深沈烟色聚,潇洒雨声收。
贫过扬雄宅,狂思范蠡舟。
寄言赏心友,巾褐此经秋。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烟色

    解释

    烟色 yānsè

    [dark brown] 深棕色,类似于烤烟的颜色

    烟色西装

    引用解释

    1.云烟迷蒙的景色。 南朝 梁 江淹 《山中楚辞》之三:“烟色闭兮乔木橈,嵐气闇兮幽篁

  • 潇洒

    读音:xiāo sǎ

    繁体字:瀟灑

    短语:绘声绘色 活泼 活 有声有色 呼之欲出 有血有肉 声泪俱下 飘洒

    英语:pizazz

    意思:(参见潇洒,潇洒)

  • 深沈

    读音:shēn shěn

    繁体字:深瀋

    意思:亦作“深沉”。
     
     1.深刻周密。
      ▶《汉书•王嘉传》:“相(梁相)计谋深沈,谭(鞫谭)颇知雅文。”
      ▶老舍《且说屋里》:“方文玉把烟灰弹在地毯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