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一丛花·年时今夜见师师》 想应妙舞清歌罢,又还对、秋色嗟咨。

想应妙舞清歌罢,又还对、秋色嗟咨。

意思:想应妙舞清歌罢,另外还对、秋色嗟叹不已。

出自作者[宋]秦观的《一丛花·年时今夜见师师》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男女情爱的诗,具体来说,是诗人在回忆与情人共度的一个夜晚,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深思念。 首句“年时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直接描绘了当时的场景,诗人与情人共饮一醉,两颊泛红,显得格外娇艳。 “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风。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这里用“疏帘半卷”和“微灯”映衬出夜色的清寂,而“露华上、烟袅凉风”则描绘出秋夜的清凉和美好。而“乱抛”和“偎人不起”则生动地描绘出情人的娇羞和依恋,最后“弹泪唱新词”更是将情感推向了高潮。 “佳期。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这两句直接点出两人不能经常相见的愁绪和无奈。 “想应妙舞清歌罢,又还对、秋色嗟咨。”这里用“妙舞清歌”来形容情人的美丽和动人,同时也表达出两人不能相见的遗憾和无奈。 最后,“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三句,诗人以景结情,通过描绘画楼上的明月,表达出对情人的深深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过去与情人共度的夜晚的回忆,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无奈。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情人的赞美和欣赏,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年时今夜见师师。
双颊酒红滋。
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风。
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
佳期。
谁料久参差。
愁绪暗萦丝。
想应妙舞清歌罢,又还对、秋色嗟咨。
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
作者介绍 秦观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现高邮市三垛镇武宁秦家垛),字少游,一字太虚。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

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关键词解释

  • 清歌

    读音:qīng gē

    繁体字:清歌

    意思:
     1.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
      ▶汉·张衡《思玄赋》:“双材悲于不纳兮,并咏诗而清歌。”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

  • 秋色

    读音:qiū sè

    繁体字:秋色

    英语:autumn scenery

    意思:
     1.秋日的景色、气象。
      ▶北周·庾信《周骠骑大将军柴烈李夫人墓志铭》:“秋色悽怆,松声断绝,百年几何,归

  • 妙舞

    读音:miào wǔ

    繁体字:妙舞

    意思:美妙之舞。
      ▶《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繁手超于《北里》,妙舞丽于《阳阿》。”
      ▶唐·杜甫《陪王侍御同登东山》诗:“笛声愤怨哀中流,妙舞逶迤夜未休。”
      

  • 嗟咨

    读音:jiē zī

    繁体字:嗟咨

    意思:慨叹。
      ▶《新唐书•裴矩传》:“蛮夷嗟咨,谓中国为‘仙晨帝所’。”
      ▶元·杨果《翠裙腰•绿窗愁》套曲:“有客持书至,还喜却嗟咨。”
      ▶明·沈鲸《双珠记•珠传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