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恻恻吟》 泥涂绛老头斑白,炎瘴灵均面黎黑。

泥涂绛老头斑白,炎瘴灵均面黎黑。

意思:泥涂红色老头斑白,炎瘴灵均面孔黝黑。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恻恻吟》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被贬谪的臣子返回故乡时的深沉悲痛和感慨。诗中的情感色彩十分浓厚,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哀伤和苦闷。 首句“恻恻复恻恻,逐臣返乡国。”以叠词的方式强烈地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悲痛之情,这种情感贯穿全诗。“逐臣”一词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遭遇,同时也暗示了他所经历的痛苦和苦难。 接下来,“前事难重论,少年不再得。”表达了主人公对于过去的追忆和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哀伤。 “泥涂绛老头斑白,炎瘴灵均面黎黑。”则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贬谪期间所经历的艰辛和苦难。这里的“泥涂”、“炎瘴”等词语,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所处的环境和生活的困苦。 最后,“六年不死却归来,道着姓名人不识。”则表达了主人公在经历六年的贬谪之后,重返故乡却发现已经没有人认识自己的痛苦和尴尬。这里的“道着姓名人不识”一句,深刻地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哀伤和苦闷。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恻恻复恻恻,逐臣返乡国。
前事难重论,少年不再得。
泥涂绛老头斑白,炎瘴灵均面黎黑。
六年不死却归来,道着姓名人不识。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斑白

    读音:bān bái

    繁体字:斑白

    英语:grizzled

    意思:
     1.头髮黑白相杂。谓年老。
      ▶《礼记•祭义》:“斑白者不以其任行乎道路。”
      ▶郑玄注:“斑白者,髮杂色

  • 老头

    读音:lǎo tóu

    繁体字:老頭

    意思:(老头,老头)

     1.犹白头。谓容颜已老。
      ▶唐·窦常《酬舍弟牟秋日洛阳官舍寄怀十韵》:“老头亲帝里,归处失吾庐。”
      ▶唐·元稹《酬乐天重寄别》诗:“

  • 泥涂

    读音:ní tú

    繁体字:泥塗

    意思:(泥涂,泥涂)
    亦作“泥涂”。亦作“泥途”。
     
     1.污泥;淤泥。
      ▶《庄子•田子方》:“弃隶者,若弃泥涂,知身贵于隶也。”
      ▶宋·曾巩《序越州鉴

  • 绛老

    读音:jiàng lǎo

    繁体字:絳老

    意思:(绛老,绛老)
    见“绛县老人”。

    解释:1.见\"绛县老人\"。

    造句:暂无

  • 黎黑

    读音:lí hēi

    繁体字:黎黑

    英语:dark

    意思:(肤色)黝黑。
      ▶《荀子•尧问》:“颜色黎黑。”
      ▶《淮南子•原道训》:“此齐民之所为形植黎黑,忧悲而不得志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