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岳阳楼望君山》 君山一点望中青,湘女梳头对明镜。

君山一点望中青,湘女梳头对明镜。

意思:君山一点失望中青,湘女梳头对着镜子。

出自作者[明]杨基的《登岳阳楼望君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洞庭无烟晚风定》是一首描绘洞庭湖美丽景色的诗,同时也蕴含着深深的情感和思考。 首句“洞庭无烟晚风定,春水平铺如练净”便给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画面感。诗人描绘了洞庭湖晚上的景象,没有烟雾,晚风也已停息,这就给人一个非常清晰、宁静的湖面,仿佛一条白色的丝绸一般平滑。这里的“春水”和“练净”两个词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和湖水的清澈。 “君山一点望中青,湘女梳头对明镜。”诗人将君山比作女子梳妆的镜子,生动地描绘了君山的秀美,同时也将洞庭湖比作一面明镜,反映出诗人的细腻观察力和生动的想象力。而“湘女梳头”的比喻则增添了神秘的气息,使画面更加丰富。 “镜里芙蓉夜不收,水光山色两悠悠。”这两句诗将湖面的静景与夜色中的山色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悠远、静谧的氛围。诗人通过比喻和联想,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相结合,使诗歌具有更深远的意境。 最后两句“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万古愁。”诗人以一种强烈的对比手法,将流水的静态与春江的流动相结合,表达出诗人深深的感慨和忧愁。这里的“巴陵”指的是洞庭湖所在的巴陵郡,诗人通过将自然景色与历史情感相联系,表达了对时间和历史的深深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想象,展现了洞庭湖的美丽景色和深远的意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和历史的深深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洞庭无烟晚风定,春水平铺如练净。
君山一点望中青,湘女梳头对明镜。
镜里芙蓉夜不收,水光山色两悠悠。
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万古愁。
作者介绍 杨基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关键词解释

  • 君山

    引用解释

    山名。在 湖南 洞庭湖 口,又名 湘山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湘水》:“湖( 洞庭湖 )中有 君山 …… 湘君 之所游处,故曰 君山 矣。” 唐 李白 《陪族叔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诗之五:“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 君山 。”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词:“日落 君山 云气,春到 沅 湘 草木,远思渺难收。”

  • 梳头

    读音:shū tóu

    繁体字:梳頭

    短语:拢 梳 栉 梳理

    英语:do up one\'s hair

    意思:(梳头,梳头)
    梳理头髮。
      ▶南朝·宋·刘义

  • 一点

    读音:yì diǎn

    繁体字:一點

    短语:星 点 花 点子 星子

    英语:a bit

    意思:(一点,一点)

     1.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 望中

    读音:wàng zhōng

    繁体字:望中

    意思:
     1.视野之中。
      ▶唐·权德舆《酬冯监拜昭陵途中遇雨》诗:“甘谷行初尽,轩臺去渐遥;望中犹可辨,耘鸟下山椒。”
      ▶宋·周必大《次韵沈世得抚干川泳轩》:“

  • 头对

    读音:tóu duì

    繁体字:頭對

    意思:(头对,头对)
    对手。
      ▶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三摺:“今年头对是独角牛,二年无对手了。”参见“头抵”。

    解释:1.对手。

  • 明镜

    读音:míng jìng

    繁体字:明鏡

    短语:反光镜 分光镜 滤色镜

    英语:bright mirror

    意思:(明镜,明镜)

     1.明亮的镜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