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柳枝词十首》 人间欲识灵和态,听取新词玉管声。

人间欲识灵和态,听取新词玉管声。

意思:人间想认识灵和姿态,听取新词玉管声。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柳枝词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风暖云开晚照明》是一首优美的咏物诗,通过对春天的风、云、柳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风暖云开晚照明”,描绘了春天的傍晚时分,晚风暖洋洋,云层散开,天空明亮的景象。这句诗以动衬静,晚风的声音衬托出城市的宁静,同时又为后面的描绘提供了背景。 “翠条深映凤皇城”,这句诗描绘了春柳深深掩映着古城的景象。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城市的美景,也暗示了城市中的人们沉浸在春天的美好中。“翠条深”形象地描绘了春柳的繁茂,而“凤皇城”则增添了城市的神秘和美丽。 “人间欲识灵和态,听取新词玉管声。”这句诗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以“灵和态”来形容春天的美好,以“新词玉管声”来比喻春天声音的清脆动人。这句诗既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的韵律感很强,每句诗的末尾都使用了韵脚,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世界,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活的美好。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风暖云开晚照明,翠条深映凤皇城。
人间欲识灵和态,听取新词玉管声。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新词

    引用解释

    1.新作的诗词。 唐 刘禹锡 《踏歌词》之一:“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鷓鴣鸣。” 宋 辛弃疾 《丑奴儿》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説愁。” 清 吴伟业 《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诗:“念家山破定风波,郎按新词妾唱歌。恨杀 南朝 阮司马 ,累儂夫壻病愁多。” 鲁迅 《赠人》诗之一:“唱尽新词欢不见,旱云如火扑晴

  • 听取

    读音:tīng qǔ

    繁体字:聽取

    英语:hear (news)

    意思:(听取,听取)
    听;听到;听从。今多用于听意见、反映、汇报等。
      ▶《敦煌曲子词•何满子》:“胡言汉语真难会,听取

  • 人间

    读音:rén jiān

    繁体字:人間

    短语:尘 尘世 江湖 浊世 凡

    英语:man\'s world

    意思:(人间,人间)
    亦作“人闲”。
     
     

  • 灵和

    引用解释

    1.指柔和恬淡清心寡欲的修养。《文选·郭璞<江赋>》:“保不亏而永固,禀元气於灵和。” 李善 注:“《春秋元命包》曰:‘水者,五行始焉,元气之凑液也。’” 刘良 注:“水柔弱,淡然无欲,利育於物,故保道不亏而长坚固,此乃灵和之气所以为也。灵和,和之气也。”

    2.指祥和的政治气氛。 三国 魏 锺会 《孔雀赋》:“有炎方之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