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齐山怪石森耸其西峰日小九华》 山上有山俱巃嵷,谷中通谷更唅呀。

山上有山俱巃嵷,谷中通谷更唅呀。

意思:山上有山巍峨起伏都,谷中通谷更唅呀。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齐山怪石森耸其西峰日小九华》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首句“山上有山俱巃嵷”展现出群山叠嶂,高耸入云的宏伟景象,给人一种震撼的感受。次句“谷中通谷更唅呀”则表现了山谷深邃,峰回路转的幽深景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与壮美。 诗人借用友人的竹杖,穿越艰险的山路,直至达到西峰小九华。这里的“借君筇杖穿奇崄”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展现出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而“直至西峰小九华”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坚韧不拔,攀登高峰的决心与毅力。 整首诗意境高远,气势磅礴,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同时,诗中的奇崛字眼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人读后难以忘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上有山俱巃嵷,谷中通谷更唅呀。
借君筇杖穿奇崄,直至西峰小九华。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中通

    读音:zhōng tōng

    繁体字:中通

    意思:中等,普通。
      ▶鲁迅《彷徨•肥皂》:“我一气看了六七样,都要四角多,没有买;看一角一块的,又太坏,没有什么香。我想不如中通的好,便挑定了那绿的一块,两角四分。”

  • 唅呀

    读音:hán yā

    繁体字:唅呀

    意思:张口貌。
      ▶《玉篇•口部》:“呀,唅呀,张口貌。”
      ▶唐·李群玉《浔阳观水》诗:“朝宗汉水接阳臺,唅呀填坑吼作雷。”
      ▶宋·王禹偁《次韵和仲咸对雪吟三十韵》: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