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陆山人画水》 逡巡便可见波浪,咫尺不能知浅深。

逡巡便可见波浪,咫尺不能知浅深。

意思:犹豫便可看到波浪,咫尺不知道深浅。

出自作者[唐]方干的《陆山人画水》

全文赏析

这首诗《毫末用功成一水,水源山脉固难寻。逡巡便可见波浪,咫尺不能知浅深。但有片云生海口,终无明月在潭心。我来拟学磻溪叟,白首钓璜非陆沈》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联“毫末用功成一水,水源山脉固难寻。”描绘了水的形成过程,暗示了人的努力和坚持可以改变命运。这一联用“毫末用功”来比喻人的微小努力,通过这种努力,可以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最终形成“一水”。这一过程象征着人的坚持和毅力可以改变命运。而“水源山脉固难寻”则表达了人生道路的探索和寻找的困难性,暗示了人生之路的曲折和不确定性。 颔联“逡巡便可见波浪,咫尺不能知浅深。”进一步阐述了人生的哲理。这一联表达了人生的变化无常和不可预测性。通过“逡巡”可以见到“波浪”,意味着人生的变化是瞬息万变的,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而“咫尺不能知浅深”则表达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往往受到局限,无法完全把握事物的本质和深层次的意义。 颈联“但有片云生海口,终无明月在潭心。”则描绘了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这一联中的“片云”象征着人生的孤独和寂寞,“无明月”则暗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潭心”则象征着人生的深处和本质,需要人们深入探索和思考。 尾联“我来拟学磻溪叟,白首钓璜非陆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和追求。诗人表示自己想要效仿姜子牙(磻溪叟)的人生方式,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这一联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乐观展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它鼓励人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和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深入探索人生的本质和意义,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这首诗的深度和哲理性使得它成为了一首非常有价值的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毫末用功成一水,水源山脉固难寻。
逡巡便可见波浪,咫尺不能知浅深。
但有片云生海口,终无明月在潭心。
我来拟学磻溪叟,白首钓璜非陆沈。
作者介绍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

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关键词解释

  • 逡巡

    读音:qūn xún

    繁体字:逡巡

    英语:hang back

    意思:
     1.却行,恭顺貌。
      ▶《公羊传•宣公六年》:“赵盾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趋而出。”
      ▶汉·班固《奕旨》:

  • 咫尺

    解释

    咫尺 zhǐchǐ

    (1) [very close]∶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咫尺之遥

    (2) [small]∶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 波浪

    读音:bō làng

    繁体字:波浪

    英语:wave

    意思:
     1.江河湖海上起伏不平的水面。
      ▶《晋书•张华传》:“须臾光彩照水,波浪惊沸,于是失剑。”
      ▶唐·李绅《溯西江

  • 浅深

    读音:qiǎn shēn

    繁体字:淺深

    意思:(浅深,浅深)

     1.深和浅。
      ▶《礼记•王制》:“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颂赞》:“虽浅深不同,详略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