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园》 畦蔬绕茅屋,自足媚盘餐。

畦蔬绕茅屋,自足媚盘餐。

意思:菜地蔬菜绕着房子,从满足媚餐桌。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小园景色的诗,诗中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首句“仲夏流多水,清晨向小园”描绘了夏日清晨的景象,仲夏时节水流潺潺,小园中充满了生机。诗人早早地就来到了小园中,欣赏这初夏的美景。 “碧溪摇艇阔,朱果烂枝繁”两句描绘了小园中的景象,碧绿的溪水在阳光下波光粼粼,小艇在水中摇曳生姿。朱红色的果实挂满枝头,鲜艳夺目。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小园的景色,还通过色彩的运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始为江山静,终防市井喧”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静谧的江山的喜爱,同时也表达了对喧闹市井的厌倦。江山静谧,使人能够静下心来欣赏自然的美景;而市井喧闹,则使人无法静下心来,无法欣赏自然的美景。 “畦蔬绕茅屋,自足媚盘餐”两句描绘了诗人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菜园子绕着茅屋,自己种的蔬菜足够自己食用,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通过对夏日小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喧闹市井的厌倦,以及对自给自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给人以宁静、舒适之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仲夏流多水,清晨向小园。
碧溪摇艇阔,朱果烂枝繁。
始为江山静,终防市井喧。
畦蔬绕茅屋,自足媚盘餐。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自足

    读音:zì zú

    繁体字:自足

    英语:self-sufficiency

    意思:
     1.自满。
      ▶晋·陆机《文赋》:“恒遗恨以终篇,岂怀盈而自足。”
      ▶明·宋濂《燕书》之九:

  • 茅屋

    读音:máo wū

    繁体字:茅屋

    短语:庵 草房

    英语:cottage

    意思:亦作“茆屋”。
     用茅草盖的房屋。
      ▶《左传•桓公二年》:“清庙茅屋。”

  • 盘餐

    读音:pán cān

    繁体字:盤餐

    意思:(盘餐,盘餐)

     1.盘盛的食物。
      ▶南唐·谭峭《化书•食化》:“捧盘餐享乌鸟,乌鸟从而告之。”
      ▶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三:“王侍郎独闻其勤约,因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