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寓江宁村居病起写怀(十首)》 文章无预封侯相,莫向人夸识一丁。

文章无预封侯相,莫向人夸识一丁。

意思:文章没有预封侯,不要向人夸耀认识一个人。

出自作者[明]杨基的《寓江宁村居病起写怀(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坐对青山觉眼明》是一首描绘诗人与青山对坐,欣赏其美景的诗篇。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首句“坐对青山觉眼明,山应怜我眼偏青”描绘了诗人面对青山的情景,青山似乎也理解诗人的心情,让诗人的眼睛感到明亮。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 “一官不博三竿日”一句,诗人自嘲自己的官职微薄,无法获得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现状的不满和无奈,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花底蛛丝迷蛱蝶,草根虾族变蜻蜓”两句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蜘蛛在花间织网,蝴蝶被蛛丝缠绕,草根处的小虾在成长过程中变成了蜻蜓,这些景象生动有趣,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欣赏。 “文章无预封侯相,莫向人夸识一丁”则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淡泊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人认为,写文章并不是为了谋求封侯拜相,而是为了丰富自己的内心,不要向人夸耀自己认识一个字就了不起。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对知识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青山、自然、人生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坐对青山觉眼明,山应怜我眼偏青。
一官不博三竿日,万事无过两鬓星。
花底蛛丝迷蛱蝶,草根虾族变蜻蜓。
文章无预封侯相,莫向人夸识一丁。
¤
作者介绍 杨基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关键词解释

  • 文章

    读音:wén zhāng

    繁体字:文章

    短语:稿子 章

    英语:article

    意思:
     1.错杂的色彩或花纹。
      ▶《墨子•非乐上》:“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

  • 无预

    读音:wú yù

    繁体字:無預

    意思:(无预,无预)
    犹无与。不加入;无关连。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阮谓王曰:‘偶有二斗美酒,当与君共饮。彼公荣者,无预焉。’”宋·周密《齐东野语•洪君畴》:“使

  • 封侯

    读音:fēng hóu

    繁体字:封侯

    意思:
     1.封拜侯爵。
      ▶《战国策•赵策二》:“贵戚父兄皆可以受封侯。”
      ▶《史记•卫将军列传》:“人奴之生,得毋笞骂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
      ▶《后

  • 一丁

    引用解释

    1.一个成年男子。《宋书·孝武帝纪》:“制 荆 、 徐 、 兗 、 豫 、 雍 、 青 、 冀 七州统内,家有马一匹者,蠲復一丁。” 唐 白居易 《新丰折臂翁》诗:“无何 天宝 大徵兵,户有三丁点一丁。”

    2.《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辨误三》:“ 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