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四十余年梦,相对黄粱欲熟时。
意思:邯郸四十多年梦,相对要成熟时黄粱。
出自作者[宋]王安石的《与耿天骘会话》
全文赏析
这首诗《邯郸四十余年梦,相对黄粱欲熟时》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黄粱一梦为主题,表达了时间如空鸟迹般流逝,万事皆如梦的深刻思考。接下来,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先,诗的开头“邯郸四十余年梦”,诗人以自己梦游邯郸四十余年为引子,暗示了时间的漫长和人生的短暂。邯郸,古地名,今河北省邯郸市,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作梦境的象征。四十余年,这是一个漫长的时间跨度,但在这里却被诗人以“梦”的形式展现,突显了人生的虚无和无常。
“相对黄粱欲熟时”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黄粱一梦”的典故,将现实与梦境相对,形成鲜明的对比。黄粱一梦,出自唐代沈既济的小说,描述了一个人因为美梦而经历了一生的荣辱兴衰,最后却发现一切都是虚幻的故事。在这里,诗人借用这一典故,表达了人生如梦的感慨。
“万事只如空鸟迹,怪君强记尚能追”两句,诗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万事如空鸟迹,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就如同空中飞过的鸟迹,瞬间即逝。而强记之人虽然能够尽力追忆过去的事情,但终究无法挽留住时间的脚步。这两句诗表达了人生无法逆转的无奈和面对现实的感慨。
从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黄粱一梦为引子,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深入阐述了人生的虚无和无常。诗人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人生的真谛。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风格也值得称赞。诗人运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如空鸟迹、邯郸梦等,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含蓄而富有诗意。同时,诗人也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将现实与梦境相对,突显了主题。
总的来说,《邯郸四十余年梦》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感染力的诗篇。它以黄粱一梦为引子,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人生如梦、时间无常的感慨。诗人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人生的真谛。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人生启示,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