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战国吟》 七国之时尚战争,威强智诈一齐行。

七国之时尚战争,威强智诈一齐行。

意思:七个国家的时候还战争,威强智诈一齐行。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战国吟》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战国时期的七雄争霸为背景,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和事件,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七国之时尚战争,威强智诈一齐行”,直接点明当时七国之间的战争激烈,各国的君主都使用强权和智谋来争夺领土和地位。这一联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表现出战争的残酷和智慧的重要性。 颔联“廉颇白起善用兵,苏秦张仪善纵横”,通过两个历史人物——廉颇、白起和苏秦、张仪的对比,表现出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这一联也暗示了战争并不是唯一的手段,外交和商业手段同样重要。 颈联“朝为布衣暮衣卿,昨日鼎食今鼎烹”,描绘了战国时期人物命运的巨大变化。从布衣到卿相,再到被烹杀,这些变化都让人感到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情。 尾联“所存旧物惟空名,残阳衰草山川形”,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曾经辉煌的宫殿和人物如今只剩下空名和残阳衰草,让人感到历史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全诗以战国时期为背景,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歌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咏史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七国之时尚战争,威强智诈一齐行。
廉颇白起善用兵,苏秦张仪善纵横。
朝为布衣暮衣卿,昨日鼎食今鼎烹。
范雎谢相何心情,蔡泽入秦何依凭。
始皇奋袂天下宁,二世乞为氓不能。
三千宾客愤未平,百二山河汉已兴。
所存旧物惟空名,残阳衰草山川形。
都似一场春梦过,自余恶足语威狞。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关键词解释

  • 七国

    读音:qī guó

    繁体字:七國

    意思:(七国,七国)

     1.指战国时秦、楚、燕、齐、韩、赵、魏七国。
      ▶《史记•苏秦列传》:“凡天下战国七。”
      ▶汉·许慎《<说文解字>序》:“其后诸侯力征,

  • 威强

    读音:wēi qiáng

    繁体字:威強

    意思:(威强,威强)
    亦作“威彊”。
     威力(包括武力、刑罚等)。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五名五恭》:“兵有五名:一曰威强……夫威强之兵,则屈软而待之。”

  • 一齐

    读音:yī qí

    繁体字:一齊

    短语:齐 手拉手 一道 联机 合 联合 一块 并 同 伙 一同 伙同 一并 旅 共同 联名 齐声 协同 共 同步 偕 协 合伙

    英语:at

  • 齐行

    读音:qí xíng

    繁体字:齊行

    意思:(齐行,齐行)
    I

     1.同样行动。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夫不处势以禁诛擅爱之臣,而必德厚以与天下齐行以争民,是皆不乘君之车,不因马之利车而下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