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晦庵南归》 二年摩手抚疮痍,恩与庐山五老齐。

二年摩手抚疮痍,恩与庐山五老齐。

意思:二年摩手抚创伤,恩和庐山五老峰齐。

出自作者[宋]尤袤的《送晦庵南归》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为民谋福祉的官员形象,展现了他对百姓的深厚感情和付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首联“二年摩手抚疮痍,恩与庐山五老齐”,描述了这位官员在任职两年间,用心治理,抚恤百姓的疮痍,其恩德与庐山的五老峰齐高。这一比喻形象地展现了官员的德政和民心所向。 颔联“合侍玉皇香案侧,却持华节大江西”,进一步描绘了这位官员的地位和职责。他像侍奉玉皇大帝一样,尽职尽责,持节治理大江以西的地区。这一比喻突显了官员的尊贵地位和重任在肩的形象。 颈联“鼎新白鹿诸生学,筑就长虹万丈堤”,描绘了这位官员在教育和水利建设方面的贡献。他创新教育,使白鹿洞书院的学生们受益,同时又主持修建了长虹般壮丽的堤坝,为百姓谋福祉。这一联通过具体的事迹,展现了官员的才干和实干精神。 尾联“待哺饥民偏恋德,老翁犹作小儿啼”,以百姓对官员的感激和依恋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官员的赞美。百姓像孩子依赖父母一样依赖这位官员,即使老翁也像小儿一样哭泣,舍不得他的离去。这一比喻形象地展现了官员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和民众对他的深厚感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这位官员的德政和付出,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二年摩手抚疮痍,恩与庐山五老齐。
合侍玉皇香案侧,却持华节大江西。
鼎新白鹿诸生学,筑就长虹万丈堤。
待哺饥民偏恋德,老翁犹作小儿啼。

关键词解释

  • 庐山

    读音:lú shān

    繁体字:廬山

    英语:Lushan

    意思:(庐山,庐山)
    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又名匡山、匡庐。相传周有匡姓七兄弟结庐隐居于此,故名。见北魏·郦道元

  • 疮痍

    读音:chuāng yí

    繁体字:瘡痍

    英语:desolation

    意思:(疮痍,疮痍)

     1.创伤。
      ▶晋·葛洪《抱朴子•自叙》:“弟与我同冒矢石,疮痍周身,伤失右眼,不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