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昙秀师归庐山梦斋》 四海五湖皆逆旅,千岩万壑正秋风。

四海五湖皆逆旅,千岩万壑正秋风。

意思:四海五湖都旅店,千岩万壑正秋风。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送昙秀师归庐山梦斋》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深沉、豁达的感觉,蕴含着人生哲理和自然的韵味。 首联“扁舟又过楚江东,庐阜霜晴翠扫空。”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诗人乘坐扁舟,经过楚江东,前往庐阜。霜晴之后的庐阜,翠色一扫而空,显得空旷清冷。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入了诗的主题。 颔联“四海五湖皆逆旅,千岩万壑正秋风。”诗人以四海五湖为比喻,将人生比作一场旅途,表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观。而“千岩万壑正秋风”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也暗示着诗人在人生旅途中所经历的种种坎坷。 颈联“会观沙界无华处,何必茅斋是梦中。”诗人在此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观念,认为世间的繁华虚荣都是虚无的,只有内心的宁静才是真正的追求。这种观念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深远见识。 尾联“已悟三生旧知识,不因天竺寺前逢。”诗人通过“三生旧知识”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人生、自然的深刻领悟。这种领悟并非是在天竺寺前偶然得到的,而是经过长期的思考和体验,逐渐悟出的。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流畅自然,通过秋天的景象和人生旅途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扁舟又过楚江东,庐阜霜晴翠扫空。
四海五湖皆逆旅,千岩万壑正秋风。
会观沙界无华处,何必茅斋是梦中。
已悟三生旧知识,不因天竺寺前逢。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五湖

    读音:wǔ hú

    繁体字:五湖

    英语:five lakes

    意思:
     1.古代吴·越地区湖泊。其说不一:
      (1)吴县南部的湖泽。
      ▶《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扬州……

  • 千岩万壑

    引用解释

    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顾长康 从 会稽 还,人问山川之美。 顾 云:‘千巖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后用以形容峰峦与山谷极多。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阴隐客》:“正立而视,乃别一天地日月世界,其山傍向万仞,千巖万壑,莫非灵景,石尽碧琉璃色。” 清 龚自珍 《摸鱼儿》词:“数东南千巖万壑,君

  • 四海

    读音:sì hǎi

    繁体字:四海

    短语:街头巷尾 所在 随处 天南地北 四野 四面八方 四方 各处 到处 无处 处处 八方 四处 无所不在 万方

    英语:the four seas

  • 秋风

    读音:qiū fēng

    繁体字:秋風

    英语:autumn wind

    意思:(秋风,秋风)

     1.秋季的风。
      ▶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