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曹娥庙》 哀哀江上救沉尸,墓木留形世所悲,得旨春秋参祀典,孝诚今日再逢时。

哀哀江上救沉尸,墓木留形世所悲,得旨春秋参祀典,孝诚今日再逢时。

意思:哀哀江上拯救沉尸,墓前的树木留下形世人悲叹,得到圣旨春秋陪祀典,孝是今天再次遇到时。

出自作者[宋]赵抃的《题曹娥庙》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颂孝道的诗,主题突出,情感真挚。首先,诗人赞美了天生的纯孝,认为这种孝道源自人的良知,不愧于古人的教诲。接着,诗人用绝妙的辞藻描绘了孝道的伟大,犹如丰碑屹立在江边。 在诗的下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沉尸江中的哀悼之情,以及对留形墓木的悲伤。这种情感色彩使得整首诗更加感人肺腑。最后,诗人指出孝道得到了官方的认可,成为了祀典的一部分,这也意味着孝道在现代社会再次得到了重视。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孝道的赞美和哀悼的表达,呼吁人们珍视孝道,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诗人也通过官方对孝道的认可,表明了孝道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生纯孝本良知,不愧周人七子诗,绝妙好辞为写照,丰碑千古在江湄。
哀哀江上救沉尸,墓木留形世所悲,得旨春秋参祀典,孝诚今日再逢时。
作者介绍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

景祐元年(1034年),赵抃登进士第,除武安军节度推官。历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通判泗州。至和元年(1054年),召为殿中侍御史。其后出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旋改益州。召为右司谏,因论事出知虔州。宋英宗即位后,除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治平元年(1064年),以龙图阁直学士再知成都。宋神宗即位后,官至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晚年历知杭州、青州等地。元丰二年(1079年),以太子少保致仕。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

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关键词解释

  • 孝诚

    读音:xiào chéng

    繁体字:孝誠

    意思:(孝诚,孝诚)
    孝敬的诚心。
      ▶《新唐书•孝友传•李兴》:“坟左作小庐,蒙以苫茨,伏匿其中,扶服顿踊,昼夜哭诉。孝诚幽达,神为见异,庐上产紫芝、白芝,庐中醴泉涌。”<

  • 祀典

    读音:sì diǎn

    繁体字:祀典

    英语:sacrificial ceremony

    意思:
     1.记载祭祀仪礼的典籍。
      ▶《国语•鲁语上》:“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

  • 春秋

    读音:chūn qiū

    繁体字:春秋

    短语:庚 年华 岁 齿 龄 年

    英语:spring and autumn

    意思:
     1.春季与秋季。
      ▶《礼记

  • 哀哀

    读音:āi āi

    繁体字:哀哀

    英语:Sorrowful.

    意思:悲伤不已貌。
      ▶《诗•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郑玄笺:“哀哀者,恨不得终养父母,报其生长己之苦。

  • 江上

    读音:jiāng shàng

    繁体字:江上

    意思:
     1.江岸上。
      ▶《吕氏春秋•异宝》:“﹝伍员﹞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
      ▶《史记•伍子胥列传》:“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因命曰胥山。”

  • 得旨

    读音:de zhǐ

    繁体字:得旨

    意思:
     1.得到圣旨。
      ▶《新五代史•唐臣传•郭崇韬安重诲论》:“宰相有非其见时而事当上决者,与其被旨而有所复请者,则具记事而入,因崇政使闻,得旨则复宣而出之。”
     

  • 逢时

    读音:féng shí

    繁体字:逢時

    意思:(逢时,逢时)
    谓遇上好时运。
      ▶唐·权德舆《奉和张僕射朝天行》:“逢时自是山出云,献可还同石投水。”
      ▶明·唐顺之《丹阳别王道思》诗之三:“书生多落魄,羡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