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天姿可禹汤,周公不梦梦空王。
意思:明帝天生可以禹汤,周公不梦梦空王。
出自作者[宋]陈普的《咏史上·桓荣》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帝王之道的,通过对古代明君的赞美和对一位历史人物的反思,传达出对道德和功业的深刻理解。
首句“明帝天姿可禹汤,周公不梦梦空王。”中,诗人将明帝与古代的明君禹汤相提并论,表达出对其高尚品德和治理能力的赞美。明帝并非具体的历史人物,而是诗人对所有明君的象征,他们都有着如禹汤般的仁德和智慧。诗人通过这样的赞美,强调了帝王之道应以道德和治理能力为重,而非仅仅追求权力和功利。
“周公不梦梦空王”一句,诗人借用了周公的故事,表达了对于那些追求虚无缥缈的超自然力量,而忽视现实世界治理的人的反思。在古代中国,周公被视为一位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治理能力的帝王,他的故事常常被用来启示帝王之道。诗人通过这个故事,提醒人们不要沉迷于虚幻的梦境,而要关注现实世界的治理。
接下来的两句“当年紫绶金章客,何德何功坐太常。”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反思和对那位历史人物的感慨。紫绶金章是古代官员的象征,诗人借此表达那位历史人物曾经是一位有着显赫地位的官员。然而,他为何德何功却只能担任太常这样的闲职呢?诗人通过这样的反问,表达了对那位历史人物未能发挥其才能和智慧的惋惜,同时也暗示了那些只追求权力地位而忽视道德和治理的人的悲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明君和一位历史人物的赞美和对他们的反思,传达了对道德和功业的深刻理解。诗人强调了帝王之道应以道德和治理能力为重,而非仅仅追求权力和地位。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不要沉迷于虚幻的梦境,而要关注现实世界的治理。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启示性,值得人们反复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