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伐》 塞雁悲秋老,闺人哭夜长。

塞雁悲秋老,闺人哭夜长。

意思:塞雁悲秋老,闺人哭夜长。

出自作者[明]谢榛的《南伐》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南伐驱千骑,遥闻几战场》是一首描绘战争场面的诗,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中牺牲的士兵的哀悼和对战争的反思。 首联“南伐驱千骑,遥闻几战场”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场面,大军南征,千骑奔腾,而远处又似乎传来了战场的喊杀声。诗人通过这种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战争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惨烈。 颔联“青年多侠气,白骨半他乡”则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年轻的士兵们怀着豪情壮志,奔赴战场,但最终却大多长眠异乡,只剩下白骨空堆。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牺牲士兵的哀悼和对战争的反思,让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颈联“塞雁悲秋老,闺人哭夜长”则描绘了战争对环境和人们心理的影响。塞外的秋雁悲鸣着日渐衰老,而闺中的女子则在夜深人静时痛哭失声。这两句诗将战争对环境和人们心理的影响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了战争对人们的摧残和伤害。 最后一句“招魂渺何处,天外月茫茫”表达了对牺牲士兵的哀悼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人想象着为牺牲的士兵招魂,但不知道魂魄飘散在何处,只有天外的月光依旧茫茫。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珍视,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悲悯情怀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和对牺牲士兵的哀悼,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人的笔触细腻而深情,让人感受到了他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和平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伐驱千骑,遥闻几战场。
青年多侠气,白骨半他乡。
塞雁悲秋老,闺人哭夜长。
招魂渺何处,天外月茫茫。
作者介绍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谢榛诗文,著有《四溟集》共24卷,一说10卷,《四溟诗话》(亦题《诗家直说》)共4卷。

关键词解释

  • 塞雁

    读音:sāi yàn

    繁体字:塞雁

    意思:亦作“塞鴈”。
     塞鸿。
      ▶唐·杜甫《登舟将适汉阳》诗:“塞雁与时集,樯乌终岁飞。”
      ▶元·萨都剌《题扬州驿》诗:“寒砧万户月如水,塞鴈一声霜满天。”

  • 悲秋

    读音:bēi qiū

    繁体字:悲秋

    英语:feel sad with the coming of autumn

    意思:对萧瑟秋景而伤惑。语出《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