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念奴娇·去年秋半》 倚风孤啸,恍然身在瑶阙。

倚风孤啸,恍然身在瑶阙。

意思:我倚风啸,恍然置身在瑶阙。

出自作者[宋]韩元吉的《念奴娇·去年秋半》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感慨。 首段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去年秋半,正都门结束,相将离别。”诗人以秋半为背景,描绘了离别的场景,都门结束,相将离别,充满了离别的哀愁。接着,“潋潋双溪新雁过,重见当时明月。”新雁过双溪,明月当空,诗人再次看到了过去的明月,不禁感慨万分。 接下来的部分,诗人转向了内心的感受,“步转高楼,凄凉看镜,绿鬓纷成雪。”高楼转步,镜中看自己,发现绿鬓已经变成了白发。这是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受,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然后诗人描绘了傍晚的景色,“晚晴烟树,傍人飞下洪叶。”傍晚的晴空下,烟树中飘落的树叶,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孤独的氛围。 接着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景象,“还记江浦潮生,云涛天际,涌金波一色。”他记得江边的潮生,云涛涌动,金波涌起,那是一幅壮丽的景象。 诗人在诗的结尾表达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千里相望浑似梦,极目空山围碧。”他极目远望,却只见远方的山峦和碧绿的原野,而那个人却仿佛是一个梦。 最后,“醉拍朱阑,满簪丹桂,细与姮娥说。”他醉酒后拍打着栏杆,满头都是丹桂,他想要和嫦娥诉说自己的思念和感慨。这一句充满了浪漫和幻想,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笔触细腻,通过对离别、时间、人生、思念等主题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感慨和思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去年秋半,正都门结束,相将离别。
潋潋双溪新雁过,重见当时明月。
步转高楼,凄凉看镜,绿鬓纷成雪。
晚晴烟树,傍人飞下洪叶。
还记江浦潮生,云涛天际,涌金波一色。
千里相望浑似梦,极目空山围碧。
醉拍朱阑,满簪丹桂,细与姮娥说。
倚风孤啸,恍然身在瑶阙。
作者介绍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等,存词80余首。

关键词解释

  • 恍然

    读音:huǎng rán

    繁体字:恍然

    英语:suddenly

    意思:
     1.犹忽然。
      ▶三国·魏·阮籍《达庄论》:“恍然而止,忽然而休。”
     
     2.勐然领悟貌。

  • 倚风

    读音:yǐ fēng

    繁体字:倚風

    意思:(倚风,倚风)
    谓随风倾侧摇摆。
      ▶唐·李商隐《蜂》诗:“宓妃腰细纔胜露,赵后身轻欲倚风。”
      ▶宋·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之二:“未觉春光到柳条,谁教柳絮倚风摇。

  • 瑶阙

    读音:yáo quē

    繁体字:瑤闕

    意思:(瑶阙,瑶阙)

     1.传说中的仙宫。
      ▶五代·齐己《升天行》:“瑶阙参差阿母家,楼臺戏闭凝彤霞。”
      ▶宋·洪迈《夷坚乙志•九华天仙》:“瑶阙琼宫,高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