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再和》 快言击汰事,想见鱼掉尾。

快言击汰事,想见鱼掉尾。

意思:快言攻击淘汰工作,想看到鱼甩尾巴。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再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洪河岂不壮,余润弥九里》是一首对德人的赞扬和敬仰之情的诗。诗中描绘了洪河的壮丽景象,但诗人更看重的是德人的品德,他们经过的地方,蒲苇都令人敬仰。诗人还以自己曾经在洪河中经历的惊险场景为例,表达了对德人的敬畏之情。 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如“余润弥九里”、“浪去剧雪委”、“天风怖杀人”等,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德人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德人的赞美和敬意。 此外,这首诗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曾经在洪河中经历了惊险的场景,但这些经历并没有让他放弃对德人的敬仰和追求。诗人相信自己的未来会更加美好,并期待着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德人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和追求。这首诗的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洪河岂不壮,余润弥九里。
海内所咏歌,在德不在水。
德人经行地,可敬及蒲苇。
况有水如此,浪去剧雪委。
念昔涉涛江,怒鼍如山峙。
天风怖杀人,舟定舷有泚。
惕然三夜梦,沙砾下飞矢。
至今逢沟壑,敢照不敢洗。
忽诵涉汝诗,五字拟苏李。
快言击汰事,想见鱼掉尾。
十年疑此乐,始误斗柄指。
便当策我足,岁月忽转徙。
未办志和舟,且洗子荆耳。
作者介绍 汤显祖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想见

    读音:xiǎng jiàn

    繁体字:想見

    英语:infer; gather

    意思:(想见,想见)
    推想而知。
      ▶《史记•孔子世家论》:“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宋·苏

  • 击汰

    读音:jī tài

    繁体字:擊汰

    意思:(击汰,击汰)
    拍击水波。亦指划船。
      ▶《楚辞•九章•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唐·王维《送邢桂州诗》:“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

  • 掉尾

    读音:diào wěi

    繁体字:掉尾

    意思:
     1.摇尾。
      ▶《淮南子•精神训》:“我受命于天……视龙犹蝘蜒,颜色不变,龙乃弭耳掉尾而逃。”
      ▶唐·杜甫《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诗:“开缄风涛涌,中有掉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