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史诗·箕山》 弃瓢岩畔中宵月,千古空闻属许由。

弃瓢岩畔中宵月,千古空闻属许由。

意思:放弃瓢岩畔元宵月,千古空听说属许由。

出自作者[唐]胡曾的《咏史诗·箕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寂寂箕山春复秋,更无人到此溪头。
弃瓢岩畔中宵月,千古空闻属许由。》是一首对箕山(山名,在今河南登封县东南)四季景色和历史传说进行描绘和抒发的诗篇。诗人通过描绘寂静的山谷、清澈的溪流、月下的弃瓢岩以及许由的故事,表达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深深思考。 首句“寂寂箕山春复秋”,诗人以“寂寂”形容箕山四季的静谧,春天和秋天都是如此的静谧,没有一丝喧嚣。这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山间的孤独和静默。 “更无人到此溪头”一句,诗人进一步强调了箕山的静谧,除了诗人自己,已经很少有人能到达这个溪头。这种孤独和静谧的气氛被渲染得淋漓尽致。 “弃瓢岩畔中宵月,千古空闻属许由。”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弃瓢岩的景象——那里悬挂着许由的瓢,月亮高悬在天空,这是一个静谧而美丽的夜晚。然而,诗人却说“空闻”,也就是说,这个故事只是传说,许由的故事在这里被赋予了一种象征意义,它代表了诗人所向往的那种清高、淡泊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传说的抒发,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历史的深深思考。诗人似乎在告诉读者,尽管这个世界充满了喧嚣和纷扰,但总有一些地方、一些人或一些故事能够唤起我们对简单、纯真生活的向往。 此外,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静谧的深深欣赏。在诗人看来,这种孤独和静谧并非痛苦或压抑,而是一种享受和启示。它让我们有机会去思考生活、去反思自我,去寻找真正的自我和内心的平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内涵的诗篇,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传说,引导读者去思考生活、去寻找内心的平静。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寂寂箕山春复秋,更无人到此溪头。
弃瓢岩畔中宵月,千古空闻属许由。

关键词解释

  • 许由

    读音:xǔ yóu

    繁体字:許由

    意思:(许由,许由)
    亦作“许繇”。
     传说中的隐士。相传尧让以天下,不受,遁居于颍水之阳箕山之下。
      ▶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愿闻,洗耳于颍水之滨。事见《庄子•逍遥游》、《史

  • 千古

    读音:qiān gǔ

    繁体字:千古

    英语:eternal

    意思:
     1.久远的年代。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睢水四》:“追芳昔娱,神游千古,故亦一时之盛事。”
      ▶唐·李白

  • 弃瓢

    读音:qì piáo

    繁体字:棄瓢

    意思:(弃瓢,弃瓢)
    汉·蔡邕《琴操•箕山操》载,尧时许由隐居箕山,常以手捧水而饮。人见其无器,以一瓢遗之。
      ▶由饮毕,以瓢挂树。风吹树动,歷歷有声,由以为烦扰,遂取瓢弃之。后因

  • 中宵

    读音:zhōng xiāo

    繁体字:中宵

    英语:midnight

    意思:中夜,半夜。
      ▶晋·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二:“迅雷中宵激,惊电光夜舒。”
      ▶唐·陆贽《贞元九年大赦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