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青龙招提归一上人远游吴楚别诗》 于焉久从戎,兼复解论兵。

于焉久从戎,兼复解论兵。

意思:在他长期从军,同时又解论兵。

出自作者[唐]岑参的《青龙招提归一上人远游吴楚别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僧人的赞美诗,表达了对这位僧人高尚品质和卓越才能的敬仰和赞叹。 首先,诗中描述了作者与这位僧人长久以来的交情,感叹他们如同真正的伴侣一样,相互支持,相互理解。作者对这位僧人的最赞赏的是他弃官削发,选择了清净的修行生活,这表明他对世俗的淡泊和对佛教的虔诚。 接着,诗中描述了僧人的日常生活,他心境澄明,信念坚定,乐于空寂的修行生活。他的房内弥漫着名香,早晨则响起清脆的磬声。这些细节描绘出僧人淡泊名利,内心宁静的形象。 然后,诗中描述了作者与僧人过去的经历,他们曾一同在军队中服役,共同研究兵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选择隐居山林,研究佛法。这表明他们不慕名利,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最后,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僧人的思念之情。他祝愿僧人能够继续他的修行生活,不要被尘世所困扰。同时,他也对僧人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和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僧人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质和淡泊名利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佛教的虔诚信仰。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久交应真侣,最叹青龙僧。
弃官向二年,削发归一乘。
了然莹心身,洁念乐空寂。
名香泛窗户,幽磬清晓夕。
往年仗一剑,由是佐二庭。
于焉久从戎,兼复解论兵。
世人犹未知,天子愿相见。
朝从青莲宇,暮入白虎殿。
宫女擎锡杖,御筵出香炉。
说法开藏经,论边穷阵图。
忘机厌尘喧,浪迹向江海。
恩师石可访,惠远峰犹在。
今旦飞锡去,何时持钵还。
湖烟冷吴门,淮月衔楚山。
一身如浮云,万里过江水。
相思眇天末,南望无穷已。
作者介绍 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从戎

    读音:cóng róng

    繁体字:從戎

    短语:服役 入伍 应征 现役 参军

    英语:enlist

    意思:(从戎,从戎)
    投身军旅。
      ▶三国·魏·曹植《杂

  • 于焉

    读音:yú yān

    繁体字:於焉

    意思:(参见于焉)
    从此;于此。
      ▶唐·顾况《塞上曲》:“酣战祈成功,于焉罢边衅。”
      ▶唐·唐彦谦《游南明山》诗:“于焉偶闲暇,鸣辔忽相聚。”

  • 论兵

    读音:lùn bīng

    繁体字:論兵

    意思:(论兵,论兵)
    研究军事和兵法。
      ▶《战国策•秦策二》:“甘茂攻宜阳,三鼓之而卒不上。
      ▶秦之右将有尉对曰:‘公不论兵,必大困。’”鲍彪注:“言不以兵法治士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