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醉中对红叶》 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意思:醉貌如霜叶,虽然红不就是春天。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醉中对红叶》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
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是一首描绘秋天的美丽景色和表达人生哲理的诗。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句“临风杪秋树”,诗人站在临风的树梢上,俯瞰着秋天的景色,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这句诗给人一种飘逸、自由的感觉,仿佛诗人正乘风欲去,与秋树共舞。 第二句“对酒长年人”,诗人面对着酒杯,与长年人相伴。这里的“长年人”可能是指那些与自己一样,已经历过人生风雨、懂得珍惜岁月的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长年人的敬意和感慨,也暗示着诗人已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现在正享受着平静而丰富的晚年生活。 第三句“醉貌如霜叶”,诗人描述自己的醉态,如同秋天的霜叶一般美丽。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醉后的诗人比作霜叶,既表现了诗人的豪迈之情,也描绘出醉后的浪漫和洒脱。同时,“虽红不是春”这一细节进一步强调了醉后的状态与春天的繁华景象无关,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季节变迁的敏感。 最后一句“虽红不是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既呼应了前文对醉态和霜叶的描述,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春天是生命的象征,而秋天则是成熟的象征,醉后的诗人已经历过人生的春华秋实,现在正以一种成熟的心态面对岁月的流逝。这句诗也暗示着,即使生命已经进入秋天,但只要心态保持年轻,就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表达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的豪迈、洒脱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同时,诗句中的比喻和细节描写也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
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霜叶

    读音:shuāng yè

    繁体字:霜葉

    意思:(霜叶,霜叶)

     1.经霜的叶子。
      ▶《魏书•田益宗传》:“霜叶将沦,非劲飙无以速其箨。”
      ▶宋·苏轼《谒金门•秋兴》词:“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

  • 不是

    读音:bú shì

    繁体字:不是

    短语:讹误 错误 不对 大过 谬误 病 错 差错 偏向 谬 过错 错处 差 误 偏差 讹

    英语:(n) blame or fault

  • 醉貌

    读音:zuì mào

    繁体字:醉貌

    意思:犹醉面。
      ▶唐·白居易《醉中对红叶》诗:“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解释:1.犹醉面。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