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江南忆同云臣和蘧庵先生韵》 鸡笼山下路,记得凤城,数十万人家。

鸡笼山下路,记得凤城,数十万人家。

意思:鸡笼山下路,记得凤凰城,数十万人家。

出自作者[清]陈维崧的《江南忆同云臣和蘧庵先生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词怀古咏史,抒发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和世事沧桑的感慨。整首词以江豚翻浪、折戟沉沙等景象引出对历史盛衰的思考,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的深深感慨。 词的上片描绘了鸡笼山下的繁华景象,数十万人家、貂禅掩映、钟山翠叠、鼓鸣笳鸣,青溪红板,从古说繁华。这些繁华的景象与下片的荒凉残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下片中,齐台梁苑、残月晓风、颓墙败瓦、半林枫槲、四壁龙蛇,几番夜雨寒潮泊,空城下、浪打蒹葭,这些意象描绘出了一幅荒凉残败的景象,与前面的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历史感的世界。同时,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历史变迁和世事沧桑的主题,使整首词具有了深刻的思考和感人的力量。 总的来说,这首词是一首怀古咏史之作,通过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和世事沧桑的深深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豚翻碧浪,凭高望极,折戟半沉沙。
鸡笼山下路,记得凤城,数十万人家。
貂禅掩映,钟山翠、叠鼓鸣笳。
更参差、青溪红板,从古说繁华。
堪嗟!
齐台梁苑,残月晓风,剩颓墙败瓦。
只苍凉、半林枫槲,四壁龙蛇。
几番夜雨寒潮泊,空城下、浪打蒹葭。
青衫湿,隔船同诉天涯。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凤城

    读音:fèng chéng

    繁体字:鳳城

    英语:凤城市 Fengcheng City,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Liaoning Province, bordering to the north on

  • 鸡笼

    读音:jī lóng

    繁体字:雞籠

    英语:hencoop

    详细释义:1.畜养鸡的笼子。
    2.明代称台湾为『鸡笼』。见明史?卷三二三?外国传四?鸡笼传。
    3.台湾省基隆市旧名。

  • 得凤

    读音:de fèng

    繁体字:得鳳

    意思:(得凤,得凤)
    据《南史•谢超宗传》载,宋·谢灵运子凤,有子超宗,“好学有文辞,盛得名誉。选补新安王·子鸾国常侍。王母殷淑仪卒,超宗作诔奏之,帝大嗟赏,谓谢庄曰:‘超宗殊有凤毛,灵运复

  • 十万

    读音:shí wàn

    繁体字:十萬

    意思:(十万,十万)
    数目。一百个千。用以形容数量极多。
      ▶《孟子•公孙丑下》:“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欲富乎?”唐·杜甫《渔阳》诗:“繫书请问燕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宋

  • 人家

    读音:rén jiā

    繁体字:人家

    英语:other people

    意思:
     1.他人之家。
      ▶《国语•晋语二》:“里克曰:‘弒君以为廉,长廉以骄心,因骄以制人家,吾不敢。’”韦昭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