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二十》 行人只作蚕丛看,却是西番下马陵。

行人只作蚕丛看,却是西番下马陵。

意思:行为人只作蚕丛看,这是新疆下马陵。

出自作者[清]纪昀的《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二十》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山川壮丽,通过对山势的描绘和对行径的指引,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句“峻坂连连迭七层,层层山骨翠崚嶒。”中,“峻坂”指的是险峻的山坡,“迭七层”则描绘了山峦叠嶂、层出不穷的景象。这句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山的高峻和连绵不断,同时也寓示了人生之路的坎坷和崎岖。而“山骨翠崚嶒”则形象地描绘了山体的质感,给人一种山川壮丽的感觉。 “行人只作蚕丛看,却是西番下马陵。”中,“蚕丛”是传说中古代蜀国的国王,“下马陵”则是山名,据说唐朝诗人杜甫曾经过此地。这句诗中,诗人将行人视作过蚕丛一般艰难,暗示了攀登之路的艰辛。而“却是西番下马陵”则表达了虽然艰难,但只要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到达目的地的信念。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通过对山川的描绘和对行径的指引,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都会受到人们的敬仰和赞扬。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川壮丽、表达坚定信念的佳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峻坂连连迭七层,层层山骨翠崚嶒。
行人只作蚕丛看,却是西番下马陵。
作者介绍 纪昀简介
纪昀(1724.7.26-1805.3.14),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任官50余年,年轻时才华横溢、血气方刚,晚年的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他的诗文,经后人搜集编为《纪文达公遗集》。

嘉庆十年(公元1805)二月,纪昀病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关键词解释

  • 下马

    读音:xià mǎ

    繁体字:下馬

    短语:艾 辍 终止 停下 止 休止 止息 煞住 适可而止 停歇 息 打住 罢 休 止住 停息 偃旗息鼓 停止 寝 平息 停 歇 住 已

    英语:

  • 行人

    读音:xíng rén

    繁体字:行人

    短语:客 游子 客人 行者 旅客 行旅

    英语:pedestrian

    意思:I

     1.出行的人;出征的人。

  • 蚕丛

    读音:cán cóng

    繁体字:蠶叢

    英语:Can Cong

    意思:(蚕丛,蚕丛)

     1.相传为蜀王的先祖,教人蚕桑。
      ▶《艺文类聚》卷六引汉·扬雄《蜀本纪》:“蜀始王曰蚕丛

  • 番下

    读音:fān xià

    繁体字:番下

    意思:唐代府兵定期轮流到京师担任宿卫期满归来之称。
      ▶《新唐书•选举志上》:“三卫番下日,愿入学者,听附国子学、太学及律馆习业。”

    造句

  • 马陵

    引用解释

    古地名。 春秋 卫 地。在今 河北 大名 东南。公元前584年 晋景公 与诸侯会盟于此。 战国 属 齐 ,公元前341年 齐 将 孙膑 伏兵杀 魏 将 庞涓 于此。《春秋·成公七年》:“八月戊辰,同盟于 马陵 。” 杜预 注:“ 马陵 , 卫 地。”《战国策·楚策一》:“夫 牛阑 之事, 马陵 之难,王之所亲见也。” 鲍彪 注:“ 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