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敏中归豳宁幕》 弟兄垂老相逢日,杯酒临欢欲散时。

弟兄垂老相逢日,杯酒临欢欲散时。

意思:兄弟垂老相逢天,杯酒临欢想散时。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送敏中归豳宁幕》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老年人生离死别的悲伤,同时又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和期望的诗。诗人以自己为主角,表达了对老年生活的感慨,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盼。 首联“六十衰翁儿女悲,傍人应笑尔应知”描绘了一个六十岁的老翁,面对儿女的悲伤,旁人可能会嘲笑,但老翁却深知这种悲伤的缘由。这反映了老年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亲情的深沉感受。 颔联“弟兄垂老相逢日,杯酒临欢欲散时”描绘了老翁与兄弟相逢,把酒言欢的场景,同时也暗示着他们即将分别。这种悲欢交织的情绪,通过精炼的语言,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颈联“前路加餐须努力,今宵尽醉莫推辞”是老翁对未来的寄语,他告诉自己和兄弟,要更加努力的生活,享受每一顿饭,今宵就要尽情地醉饮,不要推辞。这体现了老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尾联“司徒知我难为别,直过秋归未讶迟”中,诗人通过老翁的口吻,表达了对司徒的理解,知道他难以离别,因此直接告诉他秋天归来时不要惊讶时间晚了。这既展现了老翁的善解人意,又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和接受。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精练,通过对老年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六十衰翁儿女悲,傍人应笑尔应知。
弟兄垂老相逢日,杯酒临欢欲散时。
前路加餐须努力,今宵尽醉莫推辞。
司徒知我难为别,直过秋归未讶迟。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垂老

    读音:chuí lǎo

    繁体字:垂老

    英语:approaching old age

    意思:将近老年。
      ▶唐·杜甫《垂老别》诗:“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明·瞿佑《归田诗话•沈

  • 弟兄

    读音:dì xiōng

    繁体字:弟兄

    英语:brother

    意思:
     1.弟弟和哥哥。
      ▶《墨子•非儒上》:“丧父母,三年其后,子三年,伯父、叔父、弟兄、庶子,其戚族人五月。”

  • 杯酒

    读音:bēi jiǔ

    繁体字:杯酒

    造句:

  • 相逢

    读音:xiāng féng

    繁体字:相逢

    短语:撞见 碰到 遇见 赶上 遇到

    英语:come across

    意思:彼此遇见;会见。
      ▶汉·张衡《西京赋》:“跳

  • 欢欲

    读音:huān yù

    繁体字:歡欲

    意思:(欢欲,欢欲)
    欢乐的愿望。
      ▶汉·焦赣《易林•师之萃》:“凫雁哑哑,以水为家。雌雄相和,心志娱乐,得其欢欲。”
      ▶汉·焦赣《易林•履之离》:“般乐无苦,得其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