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始平公见寄八韵》 垂耳倦新羁,蹀足思华轩。

垂耳倦新羁,蹀足思华轩。

意思:垂耳厌倦新羁绊,跺着脚思华轩。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和始平公见寄八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渴望自由、追逐梦想,同时又感到拘束和疲惫的情感。诗中的“我”向往着能够展翅高飞,随意翻飞在广阔的天空,但又感到新环境的拘束,无法随心所欲。尽管如此,“我”仍然努力前行,不畏艰辛。 诗中的“吉甫什”和“穆如承话言”表明了诗人听到了别人的鼓励和慰藉,这些话语让他感到心情舒畅,仿佛听到了远方传来的好消息。但是,即使有这些慰藉,诗人仍然感到疲惫和拘束,无法真正获得自由和放松。 整首诗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和束缚,同时也展现了他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向来从后车,雍容镇藩垣。
政成簿书简,终日待清樽。
今兹备言职,不得登朱门。
违离讵几时,风色变寒温。
忽聆吉甫什,穆如承话言。
安得六翮生,随意远飞翻。
垂耳倦新羁,蹀足思华轩。
谅无伯乐顾,疲劳安敢论。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华轩

    读音:huá xuān

    繁体字:華軒

    意思:(华轩,华轩)

     1.饰有文采的曲栏。借指华美的殿堂。
      ▶《文选•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优游省闼,珥笔华轩。”
      ▶吕向注:“华轩,殿上曲栏也

  • 垂耳

    读音:chuí ěr

    繁体字:垂耳

    意思:
     1.两耳下垂。形容驯服的样子。
      ▶汉·枚乘《七发》:“飞鸟闻之,翕翼而不能去;野兽闻之,垂耳而不能行。”
      ▶唐·张九龄《酬王六霁后书怀见示》诗:“作骥君垂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