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二叠》 浮休叹柳斫为薪,子美怜梅傍战尘。

浮休叹柳斫为薪,子美怜梅傍战尘。

意思:浮休叹息柳砍掉当柴烧,子美可怜梅旁边战尘。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二叠》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战争的无奈和哀叹。诗人通过描绘柳树和梅花在战乱年代的命运,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战争的无奈和哀叹。 首句“浮休叹柳斫为薪,子美怜梅傍战尘。”中,“浮休”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叹柳斫为薪”则表达了诗人对柳树命运的无奈,原本美丽的柳树,因为战争和时代的动荡,被砍伐成为柴薪。这不仅是对柳树的同情,也是对战争和时代动荡的无奈和哀叹。“子美怜梅傍战尘”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同情,梅花在战乱的环境中,只能依附在战尘旁,无人欣赏,无人怜爱。 “只愿玉关烽燧息,老身长作看花人”则是诗人内心的期盼,希望战争能够停止,人民能够过上和平的生活,自己也能够成为一个欣赏花的人。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也流露出对战争的无奈和哀叹。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描绘柳树和梅花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无奈和哀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世界的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浮休叹柳斫为薪,子美怜梅傍战尘。
只愿玉关烽燧息,老身长作看花人。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战尘

    读音:zhàn chén

    繁体字:戰塵

    意思:(战尘,战尘)
    战场上的尘埃。借指战争。
      ▶唐·司空图《河湟有感》诗:“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
      ▶前蜀·韦庄《清河县楼作》诗:“千里战尘连上苑

  • 浮休

    读音:fú xiū

    繁体字:浮休

    意思:《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成玄英疏:“夫圣人动静无心,死生一贯。故其生也,如浮沤之蹔起,变化俄然;其死也,若疲劳休息,曾无繫恋也。”后以“浮休”谓人生短暂或世情无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