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郪县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 云散灌坛雨,春青彭泽田。

云散灌坛雨,春青彭泽田。

意思:云散雨灌坛,春青彭泽田。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题郪县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

全文赏析

【顾往】此广德元年从梓州往阆州时作。《唐志》:梓州治郪县。《一统志》:废郪县,在潼川州治东,明并入州。州西一百里有汉废郪县故城。【卢注】茅屋壁,便见廉吏梗概。

  江头且系船。为尔独相怜。云散灌坛雨①,春青彭泽田②。频惊适小国③一拟问高天④。别后巴东路,逢人问几贤⑤。

  (首联临别之情,次联郪县之景,(,) 下皆怜郭之意。明府大才小试,天意虽曰难知,但有遗爱在民,人情应共称述,问天问人,乃互应之词。)

  ①《搜神记》:文王以太公为灌坛令,期年,风不鸣条。文王梦一妇人甚丽,当道而哭,问其故,曰:“我泰山之女,嫁为西海妇,欲归,灌坛令当道有德,废吾行。吾行,必有大风疾雨。”文王觉,召太公问之,果有疾风暴雨从太公邑外过。文王乃拜太公为大司马。②《陶潜传》:潜为彭泽令,公田悉令种秫,曰:“令吾尝醉于酒足矣。”妻子因请种秫,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秫。此引灌坛、彭泽,乃借比县令。③《左传》:楚文王戒申侯毋适小国。④屈原有《天问》。⑤问几贤,问如郭之贤者几人乎。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头且系船,为尔独相怜。
云散灌坛雨,春青彭泽田。
频惊适小国,一拟问高天。
别后巴东路,逢人问几贤。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灌坛

    引用解释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七:“ 太公 为 灌坛 令, 武王 梦妇人当道夜哭,问之,曰:‘吾是东海神女,嫁於西海神童。今 灌坛 令当道,废我行。我行必有大风雨,而 太公 有德,吾不敢以暴风雨过,是毁君德。’ 武王 明日召 太公 ,三日三夜,果有疾风暴雨从 太公 邑外过。”原为地名。后用以代指有德行的地方官吏。 南朝 梁 庾肩吾 《从驾喜雨

  • 彭泽

    读音:péng zé

    繁体字:彭澤

    英语:Pengze

    意思:(彭泽,彭泽)

     1.泽名。即今鄱阳湖。在江西省北部。又名彭湖、彭蠡。
      ▶《韩诗外传》卷三:“左洞庭之波,右彭泽

  • 云散

    读音:yún sàn

    繁体字:雲散

    英语:disperse like the clouds

    意思:
    (—sàn)
    如云一样飘散。比喻漂泊离散。
    ▶汉王粲《赠蔡子笃》诗:“悠悠世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