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白云归,感赋四律,并柬同游诸子》 狺犬靦颜喧上座,沐猴作态误苍生。

狺犬靦颜喧上座,沐猴作态误苍生。

意思:凶狗卑颜喧上座,猴子作态误天下苍生。

出自作者[近代]宁调元的《游白云归,感赋四律,并柬同游诸子》

全文赏析

这首诗《江水南流夜有声》是一首对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的深邃洞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人生迟暮的感慨。诗中描绘了江水南流的景象,万家灯火映照江面的场景,以及诗人对此的感怀。 首联“江水南流夜有声,万家灯火夹江明”描绘了夜晚江水南流的声音,以及万家灯火映照江面的景象。这种景象给人一种繁华、热闹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的繁荣和生活的丰富。 颔联“我来不胜丘山感,对此难消迟暮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迟暮之年的无奈。这种情感源于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以及对自身经历的反思。 颈联“狺犬靦颜喧上座,沐猴作态误苍生”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这里用“狺犬靦颜喧上座”比喻那些虚伪、表面功夫的人,他们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的利益和福祉。“沐猴作态”则比喻那些装腔作势、不切实际的人,他们误导了社会和人民。 尾联“酒阑重忆十年事,忽动热潮憾未平”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尽之事的遗憾。诗人借酒浇愁,回忆起过去的十年生活,心中涌起一股热潮,但遗憾的是,这种情感并未得到平息。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人生迟暮的感慨,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遗憾。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水南流夜有声,万家灯火夹江明。
我来不胜丘山感,对此难消迟暮情。
狺犬靦颜喧上座,沐猴作态误苍生。
酒阑重忆十年事,忽动热潮憾未平。
作者介绍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月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诗篇激昂悲壮,风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

关键词解释

  • 作态

    读音:zuò tài

    繁体字:作態

    英语:affect

    意思:(作态,作态)
    故意作出某种姿态或表情。
      ▶《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入则乱髮坏形,出则窈窕作态。”
      ▶

  • 上座

    读音:shàng zuò

    繁体字:上座

    英语:seat of honour

    意思:I
    见“上坐”。
    II

     1.指戏院、茶馆、饭馆等处有顾客到来。
       ▶老舍《

  • 苍生

    读音:cāng shēng

    繁体字:蒼生

    短语:生人 萌 公民 群氓 老百姓 人民 民 庶民 平民 庶 生灵 赤子 国民

    英语:the common people

  • 狺犬

    读音:yín quǎn

    繁体字:狺犬

    意思:吠叫的狗。比喻仗势欺人的奴才。
      ▶宁调元《游白云归感赋四律并柬同游诸子》之二:“狺犬腼颜喧上座,沐猴作态误苍生。”

    解释:1.吠叫的狗。比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