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顾朝阳还吴》 开樽洛水上,怨别柳花新。

开樽洛水上,怨别柳花新。

意思:开樽洛水上,柳花新怨别。

出自作者[唐]李颀的《送顾朝阳还吴》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诗人自己入秦国、游包山、指飞鸟、开樽洛水等场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不满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首句“寂寞俱不偶,裹粮空入秦”,诗人表达了自己孤独和没有机会的感受,他带着粮食进入秦国,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不满和无奈。 “宦途已可识,归卧包山春”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失望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人认识到仕途的艰难,因此他选择了归隐,在包山过上宁静的春天生活。 “旧国指飞鸟,沧波愁旅人”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忧虑。飞鸟在旧国上空飞翔,诗人则像一只旅途中的飞鸟,愁苦不堪。 “开樽洛水上,怨别柳花新”描绘了诗人洛水上开酒樽的场景,柳花新别让诗人感到怨恨和无奈。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自己入秦国、游包山、指飞鸟、开樽洛水等场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不满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刻,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无奈和迷茫。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使整首诗更加感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寂寞俱不偶,裹粮空入秦。
宦途已可识,归卧包山春。
旧国指飞鸟,沧波愁旅人。
开樽洛水上,怨别柳花新。
作者介绍
李颀(690?—751?),字、号均不详,汉族,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一带人,唐代诗人。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别业。

李颀擅长七言歌行,诗以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唱和。

关键词解释

  • 洛水

    读音:luò shuǐ

    繁体字:洛水

    意思:
     1.古水名。即今河南省·洛河。
      ▶汉·扬雄《羽猎赋》:“鞭洛水之宓妃,饷屈原与彭胥。”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洛水》:“洛水出京兆·上洛县·讙举山。”<

  • 柳花

    读音:liǔ huā

    繁体字:柳花

    意思:
     1.柳树开的花,呈鹅黄色。
      ▶唐·杜甫《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诗:“雀啄江头黄柳花,鵁鶄鸂鶒满晴沙。”
      ▶元·张可久《凭阑人•暮春即事》曲:“小玉阑干月半掐,

  • 开樽

    读音:kāi zūn

    繁体字:開樽

    意思:(开樽,开樽)
    亦作“开尊”。
     举杯(饮酒)。
      ▶唐·杜甫《独酌》诗:“步屧深林晚,开樽独酌迟。”
      ▶宋·秦观《长相思》词:“开尊待月,掩箔披风,依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