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重题黄鹤楼》 楼头月落酒方醒,岸口风高雁正鸣。

楼头月落酒方醒,岸口风高雁正鸣。

意思:楼上月落酒方醒,口岸风高雁正响。

出自作者[宋]柴望的《重题黄鹤楼》

全文赏析

《重题黄鹤楼》是宋代诗人柴望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写江山形胜,颔联抒发感慨,颈联写景寄情,尾联感叹兴废。全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首联“百尺高楼倚翠微,烟光山色淡空霏”,描绘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诗人用“百尺高楼”来形容黄鹤楼的高度,用“倚翠微”来表现黄鹤楼与周围山水相依相偎的美景。接着,诗人用“烟光山色淡空霏”来描绘黄鹤楼周围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一种朦胧、淡雅的意境。 颔联“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人用“云横九派”来比喻国家的动荡不安,用“浮黄鹤”来象征国家的飘摇不定。接着,诗人用“浪下三吴起白烟”来描绘江南地区的水患灾害,表现出一种悲凉、凄凉的气氛。 颈联“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抒发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诗人以陶渊明为代表,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渴望。 尾联“楚江横月一枝高,遥想故人渺渺时”,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诗人用“楚江横月一枝高”来描绘楚江夜景的美丽,用“遥想故人渺渺时”来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总之,《重题黄鹤楼》这首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自从崔颢题诗后,更有何人吊祢衡。
芳草不知鹦鹉恨,晴天惟见汉阳城。
楼头月落酒方醒,岸口风高雁正鸣。
五百年前黄鹤去,閒寻鸥鹭订诗盟。

关键词解释

  • 楼头

    读音:lóu tóu

    繁体字:樓頭

    意思:(楼头,楼头)

     1.楼上。
      ▶唐·王昌龄《青楼曲》之一:“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落日楼头,断

  • 口风

    读音:kǒu fēng

    繁体字:口風

    短语:音 弦外之音 文章 言外之意

    英语:one\'s intention as revealed in what one says

    意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