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地落花春半后,打窗斜雪夜深时。
意思:藉地花落春半后,打窗斜雪夜深时。
出自作者[唐]方干的《赠进士章碣》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织锦技艺的诗,通过对织锦过程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织锦技艺的欣赏和对织工的赞美。
首联“织锦虽云用旧机,抽梭起样更新奇”,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点出了织锦的主题,并表达了对织工巧夺天工技艺的赞美。这里,“旧机”与“新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调了织工在旧的基础上创新,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新花样。
颔联“何如且破望中叶,未可便攀低处枝”,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织工的敬意,认为织工的作品已经超越了人们的期望,但织工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继续追求更高的境界。这一联表达了织工对技艺的执着追求和对创新的渴望,令人敬佩。
颈联“藉地落花春半后,打窗斜雪夜深时”,诗人描绘了织工在春末时节和深夜时分工作的场景,表现出织工的勤劳和专注。这里,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环境氛围,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尾联“此时才子吟应苦,吟苦鬼神知不知”,诗人以织工的吟唱为引子,表达了对织工辛勤劳动的同情和对他们才华的赞美。这里,“苦”字表达了织工在工作中所承受的艰辛和压力,同时也暗示了织工在创作过程中的苦思冥想和执着追求。最后一句“吟苦鬼神知不知”则表达了诗人对织工才华的敬仰和对他们付出努力的认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织锦过程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织锦技艺的欣赏和对织工的赞美。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将织工的形象和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织工的勤劳和专注,以及对技艺的执着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是对中国传统纺织技艺的赞美和传承。